-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能够容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观点和人群。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团体对待问题或处理事务时的态度。
- 例句
- 1. 他的胸怀像蒲草一样宽广,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2. 她的胸怀如蒲草般宽广,能够包容所有的人。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心胸广阔,容纳万物。
- 基本解释
◎ 蒲草 púcǎo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胸怀宽广、包容心态相关的成语,如“海纳百川”、“豁达大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蒲草一样胸怀宽广,不要轻易生气。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像蒲草一样宽容同学们的错误,帮助他们进步。3. 高中生:大学生活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们要像蒲草一样心胸宽广,主动接触新的事物和观点。4. 大学生:社会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像蒲草一样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做到开放和包容。5. 成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像蒲草一样胸怀宽广,能够容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和人群,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和与人合作。
- 故事起源
- 成语“蒲草”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蒲阳的人,他的心胸非常开阔,待人宽容。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群人正在欺负一个弱者,蒲阳立即上前制止,让弱者得以逃脱。后来,蒲阳因为他的宽容和善良而被人们所称赞,他的名字也成了成语“蒲草”的来源。
- 英文翻译
1.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蒲草生长在水边,高大而茂盛,又柔软而韧性强的特点,来记忆成语“蒲草”的含义。想象一个人的心胸宽广如蒲草一样,能够容纳各种事物。
- 词语结构
- 成语“蒲草”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 唐 吴仁璧 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臙脂浓染半葩红。”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