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襟素的词语解释
襟素的意思
拼音:jīn sù    注音:ㄐㄧㄣ ㄙㄨ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派,不事浮华的情况。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襟素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2. 这位官员言行襟素,深受人民的喜爱。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派,不事浮华。
基本解释

◎ 襟素 jīnsù
[real heart] 真实的心情
每披襟素,常赐话言。——李商隐《为绛郡公上崔相公启》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襟素”的理解,如“襟怀坦白”、“襟怀坦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保持襟素的品德,不要欺负同学。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襟素的人,不被金钱和名利所迷惑。3. 高中生:襟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4. 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保持襟素的品德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坚持。
故事起源
《晋书·王澄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澄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年轻时曾经是个狂妄自大、喜欢奢华的人。但是后来他看到了一位朴素的老人,老人衣着朴素,言行举止也非常谦和。王澄深受触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襟素的品德。后来,他成为了一位有德行的官员,为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个故事成为了“襟素”这个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朴素的衣服,但是他的胸襟却非常高尚,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详细解释

犹襟怀。素,通“ 愫 ”。《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引 南朝 梁 张缵 《与陆云公叔襄兄晏子书》:“形迹之外,不为远近隔情;襟素之中,岂以风霜改节。”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崔相公启》:“别殿朝廻,禁林夜直,每披襟素,常赐话言。”

(0)
诗文中出现“襟素”的诗词

宁庵即事

飕飕松风鸣,翳翳山景暮。

蝉声清有馀,荷香美无度。

幽人曳杖吟,事胜心独悟。

平生寡世念,正是惬襟素

坐看北斗移,竹叶明月露。

夜久寂无人,佳眠不知曙。

(0)

五月

五月出师时,老臣抱忧惧。

端筴问詹尹,愿告吉凶故。

卦得明夷终,惊愕不敢露。

庸知三日后,日眚大可怖。

天象与人占,真如相对语。

师出无寸功,败书常踵路。

世道复谁论,当局委而去。

更令水中榆,袅袅擎槃露。

秋风日以高,吾未得死所。

援笔识蓍辞,泪血满襟素

(0)

观涛阁为闽县邹县丞作

君家杰阁连云起,遥瞰沧溟拍天水。

东吴佳气横九秋,震泽长风破千里。

有时飒沓来飞湍,潇潇五月生秋寒。

故人早得瀛洲趣,凭高何翅淩霄翰。

望中澎湃浩无极,太虚迫合舂朝夕。

银蟾席上采镜光,落景檐前挂丹碧。

知君对此欢未央,酒酣直欲窥扶桑。

及兹作县三山下,便濯烦燠为清凉。

未誇枚乘观涛赋,更忆庄生望洋处。

愧予亦有淮海心,为尔长歌发襟素

(0)

夏仲昭画竹为吴进士题

君不见辋川王郎铁钩锁,渔阳尘飞竟摧堕。

君不见江南李主金错刀,澄心堂纸同烟销。

宋家写竹文与苏,不求文字称士夫。

息斋板刻不足数,房山尚书特奇古。

俱随物改世见稀,我朝好手尚属谁。

九龙山人王友石,毫素争先化工力。

当时挥洒未足珍,于今一纸千金值。

太常清卿得真传,风流潚洒与差肩。

宛如指活妙书法,阳冰古劲张旭颠。

紫宸朝回写此幅,远近纵横万枝玉。

鹧鸪吟雨下江皋,猿猱号烟度岩曲。

湘灵瑶瑟廿五弦,凄凄切切如流泉。

长日相看竟忘寐,个中妙趣言难传。

乃知此老真奇绝,饱弄清风与明月。

古来数辈皆其俦,兴酣还陋芭蕉雪。

镡津进士吴延陵,冲襟素抱天下清。

得之不啻如拱璧,一洗东华尘梦醒。

持来索我为题品,务令满帧烟云横。

我辞鄙朴我手拙,那能垂世称三绝。

恰有紫醪双玉瓶,九京唤起李骑鲸。

剡溪锦笺三十丈,稿草还须张伯英。

呜呼若人不可作,浩荡高怀竟何托。

反覆卫公淇澳诗,目送翩翩海天鹤。

(0)

暮登香山

石门亘西天,幽花央山路。

归鸟竞喧呼,夕阳隐芳树。

登登青厓端,偶与群公遇。

散坐云壑间,会兹静中趣。

纤月何娟娟,清风洒襟素

(0)

寄题林上舍真意堂用其元和渊明韵二首·其一

趋赢厌市寂,洗听嫌瓢喧。

襟素倘相越,取舍谁为偏。

卓哉靖节翁,人境得仙山。

有真谅无赝,无往岂有还。

唯彼南山云,朝夕可晤言。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