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求用于国君。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 吕望 当年展庙謨,直鉤钓国更谁如。”参见“ 钓川 ”。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唐 独孤授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屈於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於一臺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
- 基本含义
- 指敌对势力或国家利用各种手段、策略来破坏或控制其他国家。
- 详细解释
- 钓国一词源自钓鱼,意为以饵引鱼上钩。比喻利用各种手段、诱骗等方式来破坏或控制其他国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某个国家或势力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操纵、控制或破坏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钓国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政治、军事等领域,用来描述一国对另一国进行干涉或控制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描述其他领域中的操纵、控制行为,比如商业、媒体等。
- 故事起源
- 钓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国家的国君非常喜欢钓鱼,他经常利用钓鱼的方式来吸引其他国家的官员前来拜访,然后趁机操纵、控制他们。因此,后来人们就用“钓国”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钓”和“国”。
- 例句
- 1. 某国利用经济援助来钓国,企图控制其政治决策。2. 这家媒体机构以报道为名,实际上在钓国,试图影响公众舆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钓鱼”和“国家”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国家利用钓鱼的方式来控制其他国家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比如“钓鱼执法”、“钓鱼岛”等,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利用游戏来钓国,让其他国家的孩子们受到影响。2. 初中生:这个国家通过投资来钓国,企图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3. 高中生:这个政治势力利用宣传手段来钓国,试图控制另一个国家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