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凌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形容某人的行动迅速,急躁的情况下。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中迅速行动,办事效率高,但有时也显得有些急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生活中做事情时迅速而不拖延,甚至有些着急。
- 例句
- 1. 他凌遽地离开了会议室,没有等待其他人的意见。2. 她凌遽地跑进教室,把作业交给了老师。3. 他凌遽地推开门,没有敲门就进来了。
- 基本含义
- 指行动迅速,突然急躁。
- 基本解释
(1).战栗恐惧。《汉书·扬雄传上》:“三军芒然,穷冘閼与,亶观夫栗禽之紲隃,犀兕之抵触,熊羆之挐攫,虎豹之凌遽。” 颜师古 注:“凌,战栗也;遽,惶也。”
(2).迅速;急促。《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疲弱谢凌遽,取累非纆牵。” 李善 注:“凌遽,捷速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曩感子殷勤,以凌遽不获订再晤,今几入虎口得脱,重晤子,真天幸也。”
淩遽:快速。《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疲弱谢凌遽,取累非纆牵。”凌,一本作“ 凌 ”。 李善 注:“言己才疲弱而谢急遽。” 刘良 注:“凌遽,捷速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凌遽”意思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急躁”、“迅速”等与“凌遽”意思相关的成语。同时,也可以学习和了解其他成语的故事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凌遽地跑进教室,把自己的玩具给了朋友。2. 小学生:我凌遽地完成了作业,然后去参加了足球比赛。3. 初中生:他凌遽地离开了家,去参加了一场重要的比赛。4. 高中生:我凌遽地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重要的参考书。5. 大学生:她凌遽地赶到实验室,准备进行一项重要的实验。
- 故事起源
- 凌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七年》中。故事中说,鲁国的哀公接到一封来自齐国的信,内容是让鲁国派人去齐国办事。哀公看了信后,非常急躁,立即派人准备出发,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信使带信去齐国。但是等了很久,信使还没有到。哀公非常着急,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后来,哀公的臣子告诉他说:“凌遽不可。”意思是行动太急躁了不好。从此以后,人们用“凌遽”来形容行动迅速,突然急躁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凌遽”拆分为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凌”可以联想为“迅猛”,“遽”可以联想为“急躁”。这样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详细解释
- 凌遽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行动迅速,突然急躁。形容人做事情时毫不拖延,迅速行动,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急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做事情时快速行动,没有耐心等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