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异的词语解释
同异的意思
拼音:tóng yì    注音:ㄊㄨㄙˊ ㄧˋ
使用场景
同异常常用于比较和对比的语境中,可以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比如在学术研究、辩论演讲、文化交流等场合,可以用同异来分析、对比和总结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例句
1. 他们的观点虽然有同异,但是通过讨论可以促进彼此的思考和进步。2. 这两个城市在气候、文化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同异。3. 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同异之间的魅力。
基本含义
指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基本解释

(1). 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 坚白同异 ”。
(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后有 扬雄 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3).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4).谓差异,不同。《新唐书·张行成传》:“尝侍宴,帝语 山东 及 关中 人,意有同异。 行成 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盖 晋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书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岂无同异耶?”
(5).异议。亦指立异议。《三国志·魏志·袁涣传》“父 滂 ,为 汉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汉纪》:“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 滂 独中立於朝,故爱憎不及焉。”《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晋书·王彬传》:“ 江州 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南齐书·徐孝嗣传》:“ 孝嗣 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故得未及祸。”
(6).引申指有异志,叛乱。《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南齐书·萧颖胄传》:“时军旅之际,人情未安…… 张炽 从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门 ,城内惊恐,疑有同异。”
(7).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李宪 等本章句家,见 元感 詆先儒同异,不懌,数沮詰其言。 元感 缘罅申释,竟不詘。”

延伸学习
除了了解同异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外,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同类相求”、“异口同声”等,以丰富对同异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有很多相同的爱好,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兴趣。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比较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帮助我们理解同异之间的关系。3. 高中生:在准备大学申请时,我会比较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同异这个成语的出处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汉字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同”字和“异”字分别与相应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同”字可以与“相同”、“一致”联系在一起,而“异”字可以与“不同”、“差异”联系在一起。此外,可以通过构思一些例句和场景,将同异的概念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词语结构
同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同异是由“同”和“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表示相同、一致,“异”表示不同、差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包括外在特征、内在本质、行为表现等方面。
(0)
诗文中出现“同异”的诗词

寄卢仝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

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

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徵不起。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

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

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安足拟。

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

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

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况又时当长养节,都邑未可猛政理。

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

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0)

听蛙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

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

举头玉烛焕阳明,?足污泥悲土苴。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梁间紫燕舞参差,枝上黄莺语悲姹。

播形肖貌均有生,感气伤情孰瘖哑。

初聆衙衙杂更鼓,渐听嘈嘈成侈哆。

犹持坚白较同异,似坐狙丘谈稷下。

村童叫噪聋学究,悍妇勃溪喧娣姐。

西域胡僧弹般若,齐东老生矜炙輠。

逸帆触岸靡蒹葭,醉客骂筵投盏斝。

呦咬谁辨骠儿哇,虩砉乍开賨叟呵。

怒牙嚼齧悸罗吞,寤言诘屈惊宜?。

徒夸楚使能詈齐,未让秦巫工诅芋。

兜离僸佅纷覼缕,帝乐虚张洞庭野。

虞夔奚暇调笙磬,周瞽曷由分郑雅。

旅人怀忧实无寐,遭此彊聒胡为者。

得非作奸谋蚀月,无柰聚讼腾欢谩。

昔闻周公立典教,蝈氏专司鞠灰洒。

常疑圣人茂育物,独向微虫少宽假。

乃今知其非琐屑,欲问官司乞馀灺。

凤皇鸑鷟声苦希,白雪阳春和偏寡。

蚊蝇蚤虱多于沙,钻咂喑鸣纷丑䰩。

虾蟆幸不含毒螫,何苦呶号争跁跒。

乌鸢逐响蛇听音,宁顾入腹生症瘕。

赋诗却笑柳柳州,忍使腥臊辱俎鲊。

(0)

哨遍·其一秋水观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

记蹠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噫。贵贱随时。

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

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

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

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

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

北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0)

谢苏自之惠酒

「高士例须怜曲蘖,」此语常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蘖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

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常孤圆。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

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0)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0)

濠州七绝·其四观鱼台

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