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分龙节的词语解释
分龙节的意思
拼音:fēn lóng jié    注音:ㄈㄣ ㄌㄨㄙˊ ㄐㄧㄝ 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夫妻分居、亲友离散、国家分裂等情况。
例句
1. 他们的离婚导致了一场分龙节,原本幸福的家庭被分裂了。2. 这场战争让这个国家遭受了严重的分龙节,人民生活陷入了困境。
基本含义
比喻分开两个原本紧密结合的事物或关系。
基本解释

宋 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风俗》:“ 池州 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雨则多大水。”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分庭抗礼”、“分道扬镳”等来扩展对分龙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好朋友搬家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像分龙节一样被分开了。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统一是我们维护的,我们不能让分龙节再次发生。3. 高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分龙节的故事,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只巨大的龙,身长数千里,它保护着人们的生活和财富。一天,一个恶人想要控制龙的力量,他用剑将龙劈成两半。从此,龙分为两部分,不再具备完整的力量。这个故事成为了“分龙节”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分龙节”与分开两个事物或关系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条巨龙被剑劈成两半,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和完整性。
词语结构
分龙节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名词”,其中动词为“分”,名词为“龙”,节为后缀。
详细解释
分龙节源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龙被分成两半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原本紧密结合的事物或关系被分开,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
(0)
诗文中出现“分龙节”的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回首风前画鹢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0)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

黑眉玄发尚依然,紫绶金章五十年。

三入凤池操国柄,八分龙节付兵权。

东周城阙中天外,西蜀楼台落日边。

莫遣洪垆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0)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0)

送淮南陈副枢之行宣政院同知

长拥虎军纡将略,忽分龙节出春城。

朝恩固合加先达,祠禄由来养老成。

浙右湖山新象教,淮南草木识威名。

赐环早晚居君侧,前席何须召贾生。

(0)

送笃烈图敬夫南台御史时予居閒

一从桂苑下瀛洲,君宠难忘志未酬。

今戴豸冠辞上国,又分龙节向南州。

跛鳖应贻骐骥笑,飞鸿亦有稻粱谋。

道傍杨柳不堪折,江上梅花相忆不。

(0)

醉蓬莱·其一前题

正彩铃坠盖,玉燕投怀,梦符佳月。

五百年间,诞中兴人杰。

杖策归来,入关徒步,万里朝金阙。

贯日精忠,凌云壮气,妙龄英发。

名镇重湖,屡凭熊轼,恩满西江,载分龙节

有志澄清,誓击中流楫。

谈笑封侯,雍容谋国,看掀天功业。

待与斯民,庆公华衮,祝公黄发。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