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佛仪的词语解释
佛仪的意思
拼音:fó yí    注音:ㄈㄛˊ ㄧˊ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慈祥,通常用于褒义。
例句
1. 他举止庄重、慈祥,真是佛仪。2. 她的仪表端庄,给人一种佛仪的感觉。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举止庄重、慈祥,像佛陀一样仪表端庄。
基本解释

佛像。 唐 白居易 《如信大师功德幢记》:“幢高若干尺,圜若干尺,六隅七层,上覆下承。佛仪在上,经呪在中,记讚在下。皆师所嘱果,门人奉遗志也。”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佛教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仪表庄重、慈祥,就像佛仪一样。2. 初中生:她的举止庄重、慈祥,让人觉得她有一种佛仪。3. 高中生:他的仪表端庄,给人一种佛仪的感觉。
故事起源
成语“佛仪”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齐谐杂剧》中的《大明宣宗皇后杨氏》剧中。剧中有一位皇后杨氏,她的仪容庄重、慈祥,被人们形容为“佛仪”。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佛仪”与佛陀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仪表举止庄重、慈祥,像佛陀一样端庄。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详细解释
成语“佛仪”由“佛”和“仪”组成。“佛”指佛陀,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仪”指仪表,即人的举止态度。成语“佛仪”形容一个人的仪表举止庄重、慈祥,像佛陀一样端庄。
(0)
诗文中出现“佛仪”的诗词

挽故参政彭城郡公二十韵

气禀天台秀,丰神委羽仙。

养颐全静素,止息味重玄。

书饱三千牍,身尊九十年。

瀛洲夸故老,廊庙数名贤。

茅土恩封重,圭璋宠赐专。

清时华族望,盛德绍儒先。

空阔波澄海,虚明月在天。

藜灯分瑞采,鸿宝发真诠。

火热烧丹灶,云深种玉田。

文声金掷地,诗律锦盈笺。

画鹢频飞楫,青骢稳着鞭。

衣冠倾洛社,花石胜平泉。

初度流光速,长生宝箓延。

老莱新舞彩,卫武秩宾筵。

杳杳青空舄,飘飘白日旃。

委形随去鹤,真骨蜕轻蝉。

饰礼崇周翣,归藏卜楚篿。

诸公嗟绝笔,太史购遗编。

佛仪容接,悲凉涕泗湲。

大招吾岂敢,行见表双阡。

(0)

世尊乞食归放拄杖以手拄颐坐眠赞

雪岭曾经苦,勤行七佛仪

持钵不得食,诈道不闻饥。六环锡重,无力扶持。

飏下拄颐眠一觉,梦中消息许谁知。

(0)

吴司李锦雯偕令弟我蕃并陆丽京张宗绪顾祥士过访·其二

世路劳车马,清言重缙绅。

居心原有地,君虑自无尘。

佛仪犹在,苍生望又新。

群公兼此意,慧远亦亲人。

(0)

登楼次李员外韵·其二

凭城结绮楼,彷佛仪鸾翥。

浦云朝薄檐,江月夜当户。

欲挟飞仙游,恐惊黄鹤去。

佳人天一隅,翘首徒延伫。

(0)

颂古十七首·其一

从前七佛仪式,庆喜何曾欠少。

堪笑黄面瞿昙,无端打个之绕。

(0)

咏法藏寺古松

造物无馀力,孤生此物奇。

钩盘容一骋,局促殆相持。

骨耸青麟角,斑丛赤豹皮。

雷声如解作,龙战不披靡。

势薄秋空黑,根蟠大壑危。

长风有时下,万里为之吹。

孔盖邀天步,金铜助佛仪

介龟终解甲,灵怪亦何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