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méi yǔ zhī hǔ ㄇㄟˊ ㄧㄩˇ ㄓㄧ ㄏㄨˇ
没羽之虎
《韩诗外传》卷六:“ 楚 熊渠子 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后因以“没羽之虎”指怪石。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泉》:“没羽之虎行林间,籜龙失职因藏跧。”
- 基本含义
- 指表面上看起来凶猛可怕,实际上毫无能力或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实力或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没有竞争力。
- 故事起源
- 《史记·韩信陈涉世家》中记载,战国时期,韩信被项羽任命为楚汉战争的主帅,但他却被人称为“没羽之鸟”,意指鸟只剩下羽毛,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后来,韩信表现出色,战胜了敌人,成为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所以“没羽之鸟”也就变成了“没羽之虎”。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之+名词
- 例句
- 1. 这个团队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是个没羽之虎。2. 他虽然自称是一位高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表现出了没羽之虎的本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没羽之虎”联想为一只被剥光了羽毛的老虎,失去了威慑力和战斗力,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学习资料,可以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的学习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看起来很凶猛的狗其实是只没羽之虎。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一副厉害的样子,但实际上只是个没羽之虎。3. 高中生:这个政党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只是个没羽之虎。4. 大学生:那个公司在市场上很有名气,但实际上是个没羽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