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形迹的词语解释
形迹的意思
拼音:xíng jì    注音:ㄒㄧㄥˊ ㄐㄧ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特点。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观察和评价。
例句
1. 他的形迹举止大方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她的形迹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有修养的人。3. 这个人的形迹看起来很可疑,我们要小心对待。
基本含义
指外表、行为举止。
基本解释

◎ 形迹 xíngjì
(1) [person’s movements and expression or body]∶人的举动和神色
(2) [formality]∶指仪容礼貌
不拘形迹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外貌和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举止失措”、“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形迹很好看,我喜欢他。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形迹要求很严格。3. 高中生:他的形迹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4. 大学生:形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品质。5. 成年人: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形迹,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故事起源
形迹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和行为来判断他的品质和性格。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人的判断和评价的观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形迹的“形”可以联想到外貌,而“迹”可以联想到行为举止。通过将形迹与外貌和行为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形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见“ 形迹 ”。
亦作“ 形跡 ”。亦作“ 形蹟 ”。1.踪迹。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跡滞江山。” 唐 李幼卿 《游烂柯山》诗之四:“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跡。”
(2).指遗迹。《平山冷燕》第七回:“一路上,逢山看山,遇水览水,凡过古人形迹所在,无不凴弔留题。”
(3).痕迹,迹象。《宋书·桂阳王休范传》:“朝廷知其有异志,密相防御,虽未表形迹,而衅难已成。”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然形迹已露, 谅祚 必叛无疑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主任的形迹来,简直是一个勤快诚实的招呼员。”
(4).嫌疑。《北齐书·王松年传》:“诸旧臣避形迹,无敢尽哀。”《清史稿·世宗纪》:“畿甸之内,旗民杂处,旗人暴横,颇苦小民。尔当整飭,不必避忌 旗 汉 形迹,畏惧王公勋戚,皆密奏以闻。”
(5).指见外、见疑。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客语黄鬚曰:‘ 白公 ,志士也,处士幸勿形跡。’”
(6).礼法;规矩。 唐 张鷟 《游仙窟》:“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愿 张郎 ,莫为形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明日,请携琴去,当使隔帘为君奏之。” 胡适 《寄吴又陵先生书》:“年来所以不曾通一信寄一字者,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7).拘礼;客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此风声妇人。员外如要,但言之,何用形迹。” 宋 司马光 《与范尧夫经略龙图第二书》:“荷 尧夫 知待,固非一日。望深赐教,督以所不及,闻其短拙,随时示諭,勿復形迹。”
(8).形式。 孽海花 《第十八回》:“我国现在事事要仿效西法,徒然用心那些机器事业的形迹,是不中用的。”
(9).指身世。《老残游记》第八回:“不知 申子平 能否察透这女子形蹟,且听下回分解。”
(10).犹显示。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以己长而形跡人短,以己清而形跡人污,皆取憎取祸之道。”

近义词

踪迹、形踪

(0)
诗文中出现“形迹”的诗词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0)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0)

答庞参军并序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唯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0)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0)

书泉翁壁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

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慇勤。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0)

醉义歌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

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吟儿苍苍浑塞色,容怀衮衮皆吾乡。

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

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屋。

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

凌晨未盥三两卮,旋酌连斟折栏菊。

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愁肠解结千万重,高谈几笑吟秋风。

遥望无何风色好,飘飘渐远尘寰中。

渊明笑问斥逐事,谪仙遥指华胥宫。

华胥咫尺尚未及,人间万事纷纷空。

一器才空开一器,宿酲未解人先醉。

携樽挈榼近花前,折花顾影聊相戏。

生平岂无同道徒,海角天涯我遐弃。

我爱南村农丈人,山溪幽隐潜修真。

老病犹耽黑甜味,古风清远途犹迍。

喧嚣避遁岩麓僻,幽闲放旷云泉滨。

旋舂新黍爨香饭,一樽浊酒呼予频。

欣然命驾匆匆去,漠漠霜天行古路。

穿村迤逦入中门,老幼仓忙不宁处。

丈人迎立瓦杯寒,老母自供山果醋。

扶携齐唱雅声清,酬酢温语如甘澍。

谓予绿鬓犹可需,谢渠黄发勤相谕。

随分穷秋摇酒卮,席边篱畔花无数。

巨觥深斝新词催,闲诗古语玄关开。

开怀嘱酒谢予意,村家不弃来相陪。

适遇今年东鄙阜,黍稷馨香栖畎亩。

相邀斗酒不浃旬,爱君萧散真良友。

我酬一语白丈人,解释羁愁感黄耇。

请君举盏无言他,与君却唱醉义歌。

风云不与世荣别,石火又异人生何。

荣利傥来岂苟得,穷通夙定徒奔波。

梁冀跋扈德何在,仲尼削迹名终多。

古来此事元如是,毕竟思量何怪此。

争如终日且开樽,驾酒乘杯醉乡里。

醉中佳趣欲告君,至乐无形难说似。

泰山载斲为深杯,长河酿酒斟酌之。

迷人愁客世无数,呼来搯耳充罚卮。

一杯愁思初消铄,两盏迷魂成勿药。

尔后连浇三五卮,千愁万恨风蓬落。

胸中渐得春气和,腮边不觉衰颜却。

四时为驭驰太虚,二曜为轮辗空廓。

须臾纵辔入无何,自然汝我融真乐。

陶陶一任玉山颓,藉地为茵天作幕。

丈人我语真非真,真兮此外何足云。

丈人我语君听否,听则利名何足有?

问君何事徒劬劳,此何为卑彼岂高。

蜃楼日出寻变灭,云峰风起难坚牢。

芥纳须弥亦闲事,谁知大海吞鸿毛。

梦里蝴蝶勿云假,庄周觉亦非真者。

以指喻指指成虚,马喻马兮马非马。

天地犹一马,万物一指同。

胡为一指分彼此,胡为一马奔西东。

人之富贵我富贵,我之贫困非予穷。

三界惟心更无物,世中物我成融通。

君不见千年之松化仙客,节妇登山身变石。

木魂石质既我同,有情于我何瑕隙。

自料吾身非我身,电光兴废重相隔。

农丈人千头万绪几时休,举觞酩酊忘形迹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