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主使 zhǔshǐ
[instigate;incite;abet] 主谋指使
这事儿是他主使的
究主使者。——《明史》
- 英文翻译
1.instigate; incite; abet
- 详细解释
(1).古代对使者的称呼。《史记·韩世家》:“ 陈筮 见 穰侯 。 穰侯 曰:‘事急乎?故使公来。’ 陈筮 曰:‘未急也。’ 穰侯 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
(2).主谋指使。 明 李贽 《与杨定见书》:“不然或生他变,而令 侗老 坐受主使之名。” 孙中山 《要靠党员成功不专靠军队成功》:“我回 上海 时,见得 宋教仁 之被杀,完全出于 袁世凯 之主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我哪里知道谁的主使呢?”
(3).指主谋指使的人。《说岳全传》第二五回:“臣( 李纲 )闻 岳飞 武职之官,潜进京师,欲害我主,必有主使。” 许杰 《改嫁》:“实在的主使,乃是她的姑娘。”《清律例》称造意首恶者为主使。
(4).指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相互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乖离既解,缓以为失。损益有时,察以主使。”
- 基本含义
- 指引导、策动、推动某事发生或发展的人或力量。
- 使用场景
- 主使一词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情况下的推动力量,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机构,只要是在某个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人或力量,都可以用主使来形容。例如,在一场成功的商业谈判中,谈判代表的精明和决策者的智慧都是主使;在一起犯罪案件中,策划者和幕后黑手都是主使。
- 故事起源
- 主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公子纠的人,他年轻时聪明才智出众,被称为“楚国的神童”。有一天,楚国内部发生了一场政变,公子纠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权谋,成功地策动了政变,并成为了新的国君。从此以后,人们就用“主使”来形容那些能够引导事情发生或发展的人或力量。
- 词语结构
- 主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主”和动词“使”组成。其中,“主”表示引导、策动,而“使”表示推动、发展。
- 例句
- 1. 经过他的主使,这个项目终于取得了成功。2. 他是这场运动会的主使,没有他的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主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来帮助记忆。想象公子纠运用智慧和权谋策动政变的场景,并将其与“主使”的含义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主使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主谋”、“推动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主使,她总能够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主使,他们的引导和支持让我们能够顺利成长。3. 高中生:社会的变革需要年轻人成为主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