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官典的词语解释
官典的意思
拼音:guān diǎn    注音:ㄍㄨㄢ ㄉㄧㄢˇ
基本解释

(1).指低级官吏。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今计此用钱已多,其餘官典及巡察手力所由等粮课,仍不在此数。通计所给,每岁不下十万贯。”
(2).朝廷的典制。《元史·礼乐志一》:“﹝ 世祖 至元 七年﹞冬十有一月戊寅, 秉忠 等奏请建官典朝仪,帝命与尚书省论定以闻。”

基本含义
指官吏的法度和规章制度。
详细解释
官典是指官吏遵循的法度和规章制度。它是官员们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依据。官典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确保官员们能够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使用场景
官典一词常用于描述官员们遵循的法度和规章制度,也可以用来指责官员们违背官典,滥用职权或腐败行为。在讨论政府机构、行政管理或公务员工作时,可以使用官典来强调官员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故事起源
官典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制和法律制度。在古代,官员们必须遵守严格的法度和规章制度,以确保他们的行为合法、公正。官典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至关重要,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成语。
词语结构
官典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官”表示与官员相关的事物,“典”表示法度和规章制度。
例句
1. 这位官员严格遵守官典,廉洁公正地履行职责。2. 他违背了官典,滥用职权,导致了很多不公正的事情发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官典”与官员遵守的法度和规章制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手持着一本厚厚的法典,严格遵守官典的规定来履行职责。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官典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法律制度,以及官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员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官官相护”、“官官相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官典,保持良好的纪律和行为规范。2. 初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严格遵守官典,为人民服务,不得滥用职权。3. 高中生:官典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依据,官员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4. 大学生:在讨论政府改革和官员廉政建设时,我们不能忽视官典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约束。
(0)
诗文中出现“官典”的诗词

三哀诗·其一袁爽秋京卿

土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

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

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

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

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0)

鼙舞歌五首·其一圣皇篇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

沈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

龙旂垂九旒,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0)

孝友堂诗

名家系绪出蓝田,阀阅重光属后贤。

堂上慈亲娱好景,眼中诸季羡英年。

丛萱蔼蔼迎春秀,华萼辉辉向日妍。

膝下每联鸿雁影,閒居时诵鹡鸰篇。

鸾回紫诰承恩宠,蚁泛琼觞介寿筵。

綵服戏时情最洽,锦舆行处乐尤便。

幕中黄雀充庖美,泉里金鱼入馔鲜。

冠盖久依双阙下,埙篪常奏百花前。

承家玉树遥相映,报国丹心祗自悬。

顾问日聆天语近,追趋时听屦声传。

官典礼仪文秩,晓殿崇班位望全。

数载亲闱勤定省,几回使节任旬宣。

政怀喜惧心逾切,夙秉忠诚志益坚。

书纪君陈垂往牒,诗陈张仲著遗编。

声华独继千年后,孝友真为百行先。

拟述勋名昭盛美,迂疏愧乏笔如椽。

(0)

送大宗伯介溪公南都十二韵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

(0)

史记三十六首·其九《礼书》

殿上欢呼击柱时,叔孙初起汉朝仪。

官典礼应犹在,绵蕞何须野外为。

(0)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其二十二栖霞庵

我朝定鼎越周汉,救民水火平暴乱。

顽民义敢昧壶浆,自取灭亡死糜烂。

深仁厚泽宥殷遗,各为其主纶音垂。

承平百载观旧史,疾风劲草咨涕洟。

应元姓阎官典史,丽亨其字为明死。

前后剿寇多有功,抚按交推卧不起。

乙酉大兵定江阴,方亨失抚乖民心。

民心本未忘故主,胁以屠城惧益深。

陈冯何人逞螳臂,不明顺逆频失利。

应元时隐砂山崖,迎入孤城为尔帅。

火药铅丸发旧封,输银输粟感义公。

束缚草人收万矢,四城列守严乘墉。

军法不缘豪右贷,重者割耳轻笞背。

病医死殓哭甚哀,恩义缠绵士心戴。

搜罗义勇集众材,钩弩毬箭听所裁。

或潜纳款斩以徇,五更声转楚歌来。

劝降者谁刘镇府,指画兴亡徒自苦。

微官不敢冀封侯,愿死赵家清净土。

女墙修葺完复倾,空棺实土以障城。

大雨兼旬炮不发,满城士卒称神明。

阎公负伤守益急,登城惨见中秋月。

祥符寺中红光飞,芙蓉蒂破臣力竭。

城头白鹅飞上天,忠魂未死先成烟。

可怜六万七千众,八十一日如狂颠。

前湖水浅死不得,众拥阎行僵立直。

回头笑杀降将军,自愧当初身负国。

八月廿一鬼夜号,栖霞禅院血洗袍。

陈尉前期引佩刀,广文自缢腰间绦。

介子黄生舍人戚,侨寓邵君与程壁。

更有裙钗死魄香,万骨茔前京观积。

思陵失在误用人,熊杨之辈何纷纷。

良材若得早建白,谋国何愧卢与孙。

惜乎弃置投下吏,犹为朝廷激忠义。

圣朝宽大诏褒忠,父老传闻尚流涕。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