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月廪常用于形容官员贪污腐败、榨取民脂民膏的现象。可以用于写作、演讲、评论社会问题等场景。
- 例句
- 1. 这位官员贪污腐败,真是个月廪。2. 那个地方的官员都像月廪一样,榨取百姓的血汗钱。
- 基本含义
- 指官吏贪污腐败,榨取民脂民膏。
- 基本解释
亦作“ 月廪 ”。亦作“ 月稟 ”。1.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新唐书·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稟,使优狭相均。” 宋 陆游 《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廩厌陈陈。”《宋史·兵志七》:“﹝ 宣和 ﹞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廩。”《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 廩 ”。
(2).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已,又呼其所生,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且戒以非时毋輙至,亦欣然而退。”廪,一本作“ 廩 ”。
见“ 月廩 ”。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贪污腐败的历史,以及现代反腐败运动的进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官员就像月廪一样,不停地索取我们的零花钱。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官员贪污腐败,真是个月廪。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月廪,吞噬着我们的财富。4. 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月廪现象,保护我们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月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唐朝时期,一位名叫杨炎的官员贪污受贿,榨取民脂民膏,百姓生活困苦。有一天,杨炎在家中举行宴会,宴请了一位朋友。朋友看到杨炎家中陈设华丽,宴席丰盛,非常羡慕。杨炎得意地指着自家的财富说:“这些财富就像月亮一样多,我家就是月廪!”朋友听后深感震惊,意识到杨炎的贪婪和腐败行为。从此,人们用“月廪”来形容贪污腐败的官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月廪”这个成语与贪婪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巨大的仓库里装满了月亮,表示官员贪婪地榨取民脂民膏。
- 词语结构
- 月廪的结构为“名词 + 名词”,其中“月”是修饰词,表示贪婪的含义;“廪”是核心词,表示仓库的含义。
- 详细解释
- 月廪的字面意思是“月亮的仓库”,比喻官吏贪污腐败,榨取民脂民膏,像月亮一样贪婪地吞噬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