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八方的界限。 唐 任公叔 《通天台赋》之二:“八垓可接於咫步,万象无逃於寸眸。”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诗之一:“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万里石塘,贯八垓之机轴。”
- 基本含义
- 形容规模庞大,辽阔无边。
- 详细解释
- 八垓是指一个非常大的范围或规模,常用来形容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等的辽阔广大。
- 使用场景
- 八垓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城市规模等大型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胸怀宽广、气魄雄伟等。
- 故事起源
- 八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中的《周南·兔罝》:“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邺宽?百步环之。”其中“河广”和“邺宽”都是形容范围广大的词语,而“八垓”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范围。
- 词语结构
- 八垓由“八”和“垓”两个字组成,其中“八”表示数量,表示很多;“垓”表示规模庞大、辽阔无边。
-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规模之大,堪称八垓之地。2. 他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真是一位八垓之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八”字与“垓”字的形状联想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图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万顷波涛”、“千山万水”等,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片农田好大啊,像八垓一样广阔。2. 初中生: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很大,可以说是八垓之地了。3. 高中生:他的志向很高远,真是一位有着八垓胸怀的人。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正在逐渐变成一座八垓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