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名号的词语解释
名号的意思
拼音:míng hào    注音:ㄇㄧㄥˊ ㄏㄠˋ
基本解释

◎ 名号 mínghào
(1) [name and alias]∶名字和别号
(2) [name]∶名称;称号
野兽皆有名号物色
(3) [fame]∶名声
砥砺名号者,不以欲伤行

详细解释

(1).名称;名目。《荀子·赋》:“名号不美,与暴为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详夫 汉 来杂文,名号多品。”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 隋 氏二世,分置两都,此并规模宏远,名号非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有数十处院宇,多有名号。”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一(五):“为避人注目,就题了‘乾亨行’的名号,装作做买卖的样子。”
(2).名声。《吕氏春秋·劝学》:“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 殷夫 《血字·别了,哥哥!》诗:“在你的一方,哟,哥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3).称号。《韩非子·诡使》:“夫立名号所以为尊也,今有贱名轻实者,世谓之高。”《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金 王若虚 《诸史辨惑》上:“皇降而帝,帝降而王,名号之异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一节:“各国诸侯也先后称王, 周 天子的空名号,失了作用。”
(4).姓名;名字与别号。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他可便单题着咱名号,我须索从头至尾问箇根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 唐 宋 间恶少,竞刺其身……国朝此风遂絶。惟冶游儿与倡伎密,或札刺名号,以互相思忆。”《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个凭据是谁的笔蹟;下面註着名号,你也不认得吗?”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换以同一意义生徒已知之语句,凡人之名号互易,草木鸟兽之异名……皆以此法解释之。”
(5).佛教语。特指诸佛菩萨名,而以指南无阿弥陀佛为常。 晋 慧远 鸠摩罗什 《大乘大义章》卷上:“能一时於千万国土,皆作佛事,种种名号,种种之身,教化众生。” 唐 智昇 《集诸经礼忏仪》卷下:“十方 如来 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予之外兄 赵盖 ,宗室也……日诵 定光佛 千声。予曰:‘世人诵名号多矣,未有诵此佛者,岂有説乎?’”
(6).谓持诵佛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赵尼姑 ﹞啟请过,先拜佛名号多时,然后念经。”

基本含义
指人的名字或号码。也用来形容人的声誉、名声。
使用场景
名号这个成语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名字或号码对他的身份、地位、才华等方面的重要性。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赞美或警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名字和号码非常重视,认为它们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名号成为了一个人的重要标志。
词语结构
名号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名号已经传遍了整个城市。2. 这个学校的名号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
记忆技巧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名号”与一个人的名字或号码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他的名字或号码在灯光下闪耀,代表着他的身份和地位。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名字、号码和声誉相关的成语,例如“名落孙山”和“声名狼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2. 初中生:他通过努力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学生名号。3. 高中生:他的名号已经传遍了整个校园。4. 大学生:她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艺术界的名号。5. 成年人:他的名号代表着他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成就。6. 老年人:他的名号是他一生努力的结晶。
(0)
诗文中出现“名号”的诗词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0)

吊伏波将军辞

承哲皇之嘉命兮,恭秉节于南荒。

浔横之修阻兮,敬奠先生。

昔炎祚之中熄兮,纷名号于嚣融。

识帝王之有真兮,初岸帻于相逢。

建大勋于汉鼎兮,扬炎焰而重征,光南交以甸荒服兮,侯臣服于天王。

彼圣哲之谟训兮,罔宠利于成功。

监四序之代谢兮,恒伏辱于显荣。

矧鱼目之混珍兮,玉亦污夫苍蝇。

夫何薏苡之贱微兮,俾胶漆之弗终。

慨伊义之自古兮,奚悄悄而内忡。

繄客星之辉煌兮,渺江湖之高踪。

矫鸿飞之冥冥兮,弋虽巧奚施工。

岂经济之或歉兮,谅主器之不同。

予有事于兹土兮,仰先哲之遗风。

匪神武之威远兮,遏四海以攸同。

撷江蓠与芳芷兮,跽虔荐以予衷。

(0)

劝孝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嚇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0)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愿同闻者生正信,佛语真实无欺诳。

(0)

遣兴二首·其二

老荷君恩许醉眠,散人名号愧妨贤。

久叨物外清闲福,粗识诗中造化权。

风月四时随指顾,乾坤一气入陶甄。

新秋更欲浮沧海,卧看云帆万里天。

(0)

感兴

吾尝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桧颇凌云,岁月自朽蠹。

般输目不见,何由用斤斧。

东山大夫松,中岳金鸡树。

秦政本独夫,则天乃淫妪。

名号被常材,所幸因一顾。

为木岂有命,偶然生要路。

谁取涧底松,立作明堂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