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琅玕的词语解释
琅玕的意思
拼音:láng gān    注音:ㄌㄤˊ ㄍㄢ
基本解释

◎ 琅玕 lánggān
(1)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white carnetian]∶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jade tree]∶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green bamboo]∶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英文翻译

1.[书] (像珠子的美石) pearl-like stone

详细解释

亦作“瑯玕”。1.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元 王旭 《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
(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 崑崙 ﹞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明 刘基 《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3).指仙树之实。 清 孙枝蔚 《寿李书云都谏》诗:“阿阁亘中天,其上巢凰凤。饱食惟琅玕,亮音闻高罔。”
(4).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佳肴。《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周翰 注:“羞,饮食也。琅玕,玉名,饮食比之。”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綺席,珠翠瑯玕;奏丝管於芳园, 秦 筝 赵 瑟。”
(5).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优美文辞。 唐 韩愈 《龊龊》诗:“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琅玕。”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裁锦字,吐琅玕,有才无命説应难。”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九:“手捫千轴古琅玕,篤信男儿识字难。”
(6).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 湘君 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7).喻冰凌。 宋 周邦彦 《红林檎近》词:“风雪惊初霽,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簷牙挂琅玕。”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旋融簷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
(8).犹阑干,纵横散乱貌。《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明 张煌言 《感遇》诗:“多少雄心空对酒,能无清泪滴琅玕。”此形容泪珠。

基本含义
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使用场景
琅玕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珍贵的文物、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才。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事物。
故事起源
据说,琅玕最早出自《庄子·至乐》一篇,其中有一句话:“琅玕之器,不可以深玩也。”意思是珍贵的器物,不可以过于玩弄。后来,琅玕一词逐渐被引申为珍贵、美好之物的代名词。
词语结构
琅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这幅画真是琅玕中的珍品。2. 这本书是我珍藏多年的琅玕之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琅玕”与珍贵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拥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物品,比如一颗美丽的珍珠,然后将其与琅玕这个词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了解琅玕在古代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送给我一串琅玕般的珍珠项链。2. 初中生:这部小说中的情节如琅玕般精彩,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3. 高中生:这位学生在各个学科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真可谓是琅玕中的人才。
(0)
诗文中出现“琅玕”的诗词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0)

游悟真寺诗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馀,门户无扃关。

仰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青翠,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阑。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然。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蘋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危石叠四五,?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鶱。??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

扪萝蹋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朮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乾。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馀,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0)

四愁诗

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

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0)

题王孟端墨竹为邹侍讲赋

堂前飒飒秋气高,王郎醉脱宫锦袍。

铜盘和露墨花坠,写出江南金错刀。

错刀纷披风雨急,潇碧都含烟雾湿。

翡翠飞来楚客酣,鹧鸪啼断湘娥泣。

一双琅玕千尺强,空山岁晏饶冰霜。

傍有孙枝亦垂实,会看翩翩仪凤凰。

素庵无尘绝萧洒,幽居如在青林下。

兴到高歌淇澳篇,闲来拟结山阳社。

更斸苍苔三径开,拄杖时时好客来。

颠狂却笑刘伶锸,烂熳时倾阮籍杯。

绿阴棋罢还夸敌,彩笔诗成不待催。

几回梦绕青原麓,白鹭洲前看苍玉。

梦回花映玉堂清,忽对画图洗心目。

何因置我绿绮琴,为公一弹风满林。

(0)

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

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

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0)

牡丹

绝代祇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誇兰。

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

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

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

贵妃娇欲比,侍女妒羞看。

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

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

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酒欲阑。

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栴檀。

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

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

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

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

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乾。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冰盘。

璧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

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祇略刊。

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

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

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

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