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自行倒仆。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杜预 注:“毙,踣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乡 秦 之禁,适所以资豪 桀 而速自毙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余 笑云:‘作法自毙矣。’亦引二觥。”
(2).犹自杀。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公慷慨,好振人之急,有同官移用库银数百两,时宦 瑾 法酷,度不能还,欲自毙,公为卖产完之。”
(3).自然地死亡。指老病而死。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内官监例有供给米盐,待其自毙,以防洩漏大内之事,法至善也。”
- 基本含义
- 指自己给自己带来灭亡或失败。
- 详细解释
- 自毙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自指自己,毙指死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而导致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它强调了自责和自我毁灭的悲剧性。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因为自己的错误或愚蠢而导致的失败。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谨慎、不理智或自我毁灭的行为。同时,它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重蹈覆辙。
- 故事起源
- 自毙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田和的人,他是齐国的大夫,担任重要职务。然而,田和却因为贪图权力而不断地与人争斗,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他的悲惨命运成为了后人警戒的典范,因此,“自毙”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 词语结构
- 自毙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他因为自负而自毙了自己的前程。2. 这个企业因为管理不善而自毙了。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自毙可以通过将其与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田和因为贪图权力而自取灭亡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背后的文化背景是学习成语的重要部分。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自毙类似的成语,如自掘坟墓、自食其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不好好学习,结果考试不及格,自毙了自己的前程。2. 初中生:他因为不听劝告,继续违法乱纪,最终自毙了自己的人生。3. 高中生:她因为不珍惜机会,放弃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自毙了自己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