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盗警常用于描述某人对他人或某种行为持有高度戒备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的行动持有怀疑、警惕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密的保密措施。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行动非常盗警,从不随便透露自己的计划。2. 她对他人的行为常常持有盗警的态度,不轻易相信别人。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进行不正当行为时,常常会对可能揭露自己的人或事情进行监视、防范。
- 基本解释
亦作“盗警”。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郝氏遇仙》:“ 霸州 郝恭定 公母 李太夫人 ,户部侍郎 杰 之配也。孕公时,家有盗警,夫人仓卒坠楼伤股。”《清史稿·职官志三》:“ 光绪 三十年,以 淮 徐 盗警,改置巡抚。” 陈明韬 《卧虎令传奇》六:“这年冬天, 三水县 发生了盗警。”
- 延伸学习
- 了解盗警成语的起源和含义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成语和词语,如“盗亦有道”、“盗贼心虚”等,以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班上有个同学常常偷看别人的作业,所以大家对他都很盗警。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的成绩突然提高了很多,大家都对他的学习方法持有盗警的态度。3. 高中生:考试前,同学们都对那个总是偷看别人试卷的同学进行盗警,以防他作弊。4. 大学生:在大学里,大家对新生们的行为常常持有盗警的态度,以防他们在学术方面作弊。
- 故事起源
- 据说,盗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位贪婪的商人想要行骗,他对可能揭露他行骗行为的人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和追踪,以防止事情败露。这个故事中的商人就是盗警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盗警的发音“dào jǐng”与“道警”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行骗的时候,对可能揭露自己的人或事物持有高度警惕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盗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盗警是由“盗”和“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盗指偷窃、行骗,警指警惕、戒备。盗警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进行不正当行为时对可能泄露自己秘密的人或事情进行监视、防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