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翦烛的词语解释
翦烛的意思
拼音:jiǎn zhú    注音:ㄐㄧㄢˇ ㄓㄨˊ
使用场景
翦烛通常用于描述年轻人才华横溢,却因早逝而令人惋惜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等早逝的才华。
例句
1. 他是一位翦烛的艺术家,年纪轻轻就离世了。2. 这位年轻的作家因车祸而翦烛,让人惋惜不已。
基本含义
翦烛指的是剪掉蜡烛的烛芯,比喻英年早逝。
基本解释

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翦西牕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谓剔烛芯。后以“翦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元 杨载 《题火涉不花同知画像》诗:“鷫鸘裘暖鸣鞭疾,翡翠帘深翦烛频。”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的成语,可以深入研究《诗经》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成语和典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因病去世了,他是一位翦烛的老师。2. 初中生:这位年轻的篮球运动员因意外事故而翦烛,让人惋惜不已。3. 高中生: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因疾病而翦烛,他的研究成果将永远被怀念。
故事起源
翦烛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北山》中。这篇诗描绘了一个祭祀仪式,祭祀者在祭祀结束后剪断蜡烛的烛芯,意味着祭奠仪式的结束。后来,人们将翦烛比喻为年轻人英年早逝,表达对才华横溢而过早离世的人的惋惜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年轻人在吹灭自己的生日蜡烛,表示他的英年早逝,这样可以帮助记住翦烛的含义。
词语结构
翦烛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翦”和名词“烛”组成。
详细解释
翦烛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翦烛》篇,原指为了祭奠先人而剪断蜡烛的烛芯。后来,翦烛逐渐演变为比喻年轻人英年早逝,才华横溢的人过早离世。
(0)
诗文中出现“翦烛”的诗词

鹧鸪天·翦烛西窗夜未阑

翦烛西窗夜未阑。
酒豪诗兴两联系。
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
觥筹到手莫留连。
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0)

金缕曲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0)

试院唱酬十一首 戏呈试官

只隔墙东便是家,悁悁还似在天涯。
客心不耐听松雨,归信犹堪饮菊花。
翦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
自惭空馆难留客,试问姮娥稍驻车。

(0)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七戏呈试官

只隔墙东便是家,悁悁还似在天涯。
客心不耐听松雨,归信犹堪饮菊花。
翦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
自惭空馆难留客,试问姮娥稍驻车。

(0)

喜迁莺·晴天廖廓

晴天寥廓。
被孤云画出,离愁消索。
玉局弹棋,金钗翦烛,芳思可胜摇落。
镜妆为慵迟晚,笙曲缘愁差错。
倒纤指,□从头细数,年时同乐。
寂寞。
花院悄,昨夜醉眠,梦也难凭托。
车角生时,马蹄方后,才始断伊漂泊。
闷无半分消遣,春又一番担阁。
倚阑久,奈东风忒冷,红绡单薄。

(0)

祝英台近·昨朝晴

昨朝晴,今朝雨。
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
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干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