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累累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难以计数的事物数量,如钱财、功绩、问题等。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使用,可用于形容各种不同的场景。
- 例句
- 1. 他的财产已经累累如山,堆积成海。2.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累累的,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3. 她的功绩累累,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
- 基本含义
- 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副)屡屡。
(2) (形)形容累积得多。罪行累累。(作谓语)另见“累léi”下“累累”。
[构成]
叠音式
[同音]
磊磊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丰富多彩”、“不计其数”等,拓宽词汇的应用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糖果有累累的,可以分享给大家。2. 初中生:他的功课真是累累,一大堆作业都没做完。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解法有累累的,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解答。4. 大学生:我这个学期的课程真是累累,每天都有好几门课要上。
-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把秋水装入一个瓶子里,结果发现水多得无法计数,于是他感慨地说:“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我不能将其尽收眼底,真是累累也。”从此,“累累”成为形容数量多得无法计算或数清楚的词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累”字的发音相似来记忆,同时想象一个山峰上堆积着无数的事物,形象地表达数量之多。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累累 léiléi
[pile up] 重叠
乱石累累
◎ 累累 léiléi
[continuously;cluster of ;heaps of ] 连续不断;排列成串
累累而来
累累的硕果
◎ 累累 lěilěi
(1) [many times]∶多次
(2) [countless]∶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pile up]∶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1).屡屡;多次。《穀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其十月,吾道于 衡 潭 以之 荆 ,累累见 孟 氏子焉。”《水浒传》第六六回:“此是 梁山泊 万千之幸,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 大名 探听消息。”
(2).(累,今读léi)重迭。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羣峯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何其芳 《画梦录·岩》:“但是我不愿再往前走了,乱石累累。”
(3).(累,今读léi)连续不断貌;连接成串。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 楚 而围 蔡 。” 颜师古 注:“累读曰纍。纍,不絶之貌。”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繫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舞蝇虎》:“曲终,﹝蝇虎﹞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者然。” 韩北屏 《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特别是高大的芒果树令人垂涎,树上悬挂着累累果实。”
纍纍:1.瘦瘠疲惫貌。《礼记·玉藻》:“丧容纍纍。” 郑玄 注:“羸惫貌也。” 孔颖达 疏:“‘丧容纍纍’者,谓容貌瘦瘠纍纍然。”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散卒纍纍,草行露宿。”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纯阳 ﹞已又化身为重罹疾疢,纍纍骨立,而过诸所度者之门,则数千人者,一旦去之尽。” 梁启超 《通论·论科举》:“担簦纍纍,状等乞匄。”
(2).不得志貌。《史记·孔子世家》:“纍纍若丧家之狗。” 裴駰 集解引 王肃 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纍然而不得意。 孔子 生於乱世,道不得行,故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元 伯颜 《七哀》诗之一:“有客有客何纍纍!国破家亡无所归。”
(3).联贯成串貌。《礼记·乐记》:“纍纍乎端如贯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泪下渫渫,清涕纍纍。” 宋 苏轼 《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纍纍三百五十珠,持与观音作缨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其(铁树)花盛开,结实纍纍。”
(4).行列分明貌。《文选·左思<魏都赋>》:“岌岌冠縰,纍纍辫髮。” 李周翰 注:“蕃夷之人,则辫髮行列纍纍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及曲终,纍纍而退,若有尊卑等级。”
重积貎;众多貌。《汉书·佞幸传·石显》:“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四》:“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盛彦 到船相拜,见船中白物堆积,笑道:‘财不露白,金帛满舟纍纍,晃人眼目如此!’”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山东 吏治废弛,借纳贡名,贪婪无厌,官民苦之。所属州县,亏空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