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竹编的筛子。 柯仲平 《拨开梢林找井岗》诗:“望不见边的森林篷在天,把天篷成一箩筛。”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低劣,毫无价值。
- 详细解释
- 箩筛是一种用竹篾或草织成的筛子,用来过滤杂质。箩筛成语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差,毫无价值,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 使用场景
- 箩筛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事物的价值低劣,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中,揭示某人或某事的缺点或无用之处。
- 故事起源
- 箩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猛传》中。据记载,王猛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有一次他在宴会上,看到有人用箩筛过滤米粒,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比喻:箩筛过滤米粒的过程就像是筛选人才,只有通过严格的选拔,才能留下优秀的人才。于是,他用箩筛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低劣,毫无价值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箩筛”表示品质低劣、毫无价值的事物,一般作为主语或宾语出现。
- 例句
- 1. 这个产品质量太差,简直就是个箩筛。2. 这个人一点才华都没有,就是个箩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箩筛的形状与品质低劣、毫无价值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箩筛中只有杂质,没有有用的东西,帮助记忆箩筛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1. 深入学习其他揭示人或事物缺点的成语,例如“无用之人”、“庸人自扰”等。2. 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起源和使用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写得乱七八糟,简直就是个箩筛。2. 初中生:这个游戏太无聊了,玩了几次就觉得像个箩筛。3. 高中生:这本书内容浅薄,毫无学术价值,简直就是个箩筛。4. 大学生:他的论文没有任何创新点,充满了废话,简直就是个箩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