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卖官。 晋 陆机 《五等论》:“鬻官之吏,以货準才。”《隋书·虞世基传》:“ 孙(氏) 復携前夫子 夏侯儼 入 世基 舍,而顽鄙无赖,为其聚敛,鬻官卖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金宝盈积。”
- 基本含义
- 出卖官职
- 详细解释
- 鬻官是指出卖官职的行为,也可以指贪污受贿。这个成语中的“鬻”是指出卖、贩卖,“官”是指官职、官员。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出卖自己的职责和原则。也可以用来形容贪官污吏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相传,宋朝时期,有一位叫杨亿的人,他在官场上非常贪婪腐败,不仅贪污受贿,还经常出卖官职。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收取贿赂,帮助一些不称职的人买到官职。因为他的行为太过分,最终被揭发并受到了惩罚。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鬻官”来形容出卖官职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主语 + 鬻官
- 例句
- 1. 这位官员为了钱财,竟然鬻官,不顾公正。2. 他是一个鬻官的人,不值得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鬻官”的发音与“欲官”进行联想。欲官即为想要成为官员的意思,而鬻官则是出卖官职。通过这种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鬻官”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了解贪污受贿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人居然鬻官,他应该受到惩罚。2. 初中生:官员应该忠于职守,而不是鬻官谋利。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贪官污吏,他们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鬻官行为。4. 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反腐败教育,防止鬻官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