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诸生的词语解释
诸生的意思
拼音:zhū shēng    注音:ㄓㄨ ㄕㄥ
基本解释

◎ 诸生 zhūshēng
[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详细解释

(1).各种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吕氏春秋·仲冬》:“阴阳争,诸生荡。”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 尹知章 注:“谓授诸生之官而任之以职也。生,谓知学之士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本自诸生,家承素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始皇 ﹞又渐并兼列国,虽亦召文学,置博士,而终则焚烧《诗》、《书》,杀诸生甚众。”
(3).众弟子。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 蕃 齿,相与言於助教博士。”《新唐书·高智周传》:“俄拜 寿州 刺史,其治尚文雅,行部,先见诸生,质经义及政得失,既乃録狱讼,考耕餉勤堕,以为常。”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4). 明 清 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鼎自述荣遇数事》:“翌日,祭酒率学官诸生上表谢恩。”《明史·文苑传二·罗玘》:“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应童子试,援笔立就如宿构,为诸生,以忠义自许。”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谢山 先生年十四,补诸生,例謁学宫。”

基本含义
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在描述学生或学者的聚集或集体行动的场景中。比如,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可以说“欢迎各位诸生踏入新的学习旅程”。另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术研讨会议上的与会者,比如“这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诸生参与”。
故事起源
关于“诸生”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是受到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将学生视为培养人才的对象,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诸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诸”是形容词,表示众多的意思;“生”是名词,表示学生或学者。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众多学生或学者的成语。
例句
1. 学校里的诸生们都期待着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2. 这个研究会吸引了许多诸生参与,讨论非常热烈。
记忆技巧
记忆“诸生”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诸”字与“众”字联系起来,因为它们的意思相似,都表示众多的意思。同时,“生”字可以与“学生”或“学者”联系起来,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通过这样的联系,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界的发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诸生”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儒家思想对学生培养的影响,以及古代学术界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诸生都很聪明,大家互相学习进步。2. 初中生:这次活动吸引了许多诸生参加,我们一起探讨了很多有趣的话题。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优秀诸生经常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聚集了许多诸生的地方,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0)
诗文中出现“诸生”的诗词

赠赵伯鱼

昔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0)

送贡仲章之燕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

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

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

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0)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0)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0)

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楼上春云水底天,五云章色破巴笺。

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

深惭走马金牛路,骤和陈王白玉篇。

(0)

以十扇送徐天隐

人贫鹅雁聒邻墙,公贫琢诗声绕梁。

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

党锢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伟长。

遣奴送箑非为好,恐有佳客或升堂。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