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地炉的词语解释
地炉的意思
拼音:dì lú    注音:ㄉㄧˋ ㄌㄨˊ
基本解释

◎ 地炉 dìlú
[pit-store]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垫垒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水浒传》

英文翻译

1.pit furnace

详细解释

亦作“ 地鑪 ”。 1.《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因以“地炉”为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 清 黄遵宪 《东沟行》:“地炉煮海海波涌,海鸟絶飞伏蛟恐。”
(2).就地挖砌的火炉。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泌钱若水事相类》:“ 若水 如期往,见一老僧与 希夷 拥地炉坐。” 清 黄景仁 《初四复雪》诗:“知君浑舍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 赵树理 《新食堂里忆故人》:“饭厅里摆着两列方桌,每张桌周围有四条板登;中间留着相当宽的路,烧着两个地炉。”
(3).火炕。又称地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威宁伯》:“ 王越 抚 大同 ,一日大雪,方坐地鑪,使诸伎抱琵琶捧觴侍,而一千户詗虏还,即召入与谈虏事。”

基本含义
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使用场景
地炉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些隐秘、神秘的地方或组织。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秘密的犯罪集团的基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隐藏的重要机密所在地。
故事起源
地炉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犯罪集团,他们在地下建造了一个炉子,用来制造假币。这个地下的炉子非常隐秘,很少有人能发现它。后来,这个地下炉子被人揭发,成为了一个警示的故事,人们就用“地炉”来形容类似的隐藏地点。
词语结构
地炉是一个名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犯罪集团的地炉被警方成功摧毁了。2. 他们的总部就设在一个地炉里,非常难以被发现。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地炉”成语与地下的炉子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地下的炉子里燃烧着火焰,代表着隐藏的机密地点。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有一个地炉,可以烤红薯。2. 初中生:这个犯罪团伙的地炉被警方找到了。3. 高中生:这个神秘组织的地炉是他们进行秘密活动的地方。4. 大学生:这个地下实验室就像一个地炉,充满了科学的奥秘。
(0)
诗文中出现“地炉”的诗词

医人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0)

农家六首·其五

新作地炉成,蓬窗亦自明。

油香荞饵脆,人静布机鸣。

县吏催科简,豪家督债轻。

小康何敢望,生计且支撑。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三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0)

四时读书乐·其四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0)

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迥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迥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0)

闭户二首·其一

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

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

徇俗不如翻著袜,爱山只合倒骑驴。

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