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履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事作风,表示他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保持中立、公正、稳重的态度。它也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中庸之道,不偏激、不过分。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始终履中,不偏不倚。2.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要履中行事,不能偏听偏信。
- 基本含义
- 指遵循中庸之道,行事稳重,不偏不倚。
- 基本解释
(1).躬行中庸之道。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彼 舜 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 汉 焦赣 《易林·蛊之兑》:“含和履中,国无灾殃。”
(2).犹居中。谓践祚。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坎》:“天地九重, 尧 舜 履中。正冠垂裳,宇宙平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庸》这本经典著作,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在游戏中履中,不偏不倚地帮助队友。初中生:我们要在学习中履中,不偏激,保持平稳的状态。高中生:考试中要履中行事,不被紧张和压力左右。大学生:在职场中要履中,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 故事起源
- 履中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履中节用,绥其事。”意思是说,在行事过程中要遵循中庸之道,节约使用资源,使事情得以顺利进行。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履中”与“走路中间”联想,比喻行事稳重,不偏不倚。
- 词语结构
- 履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履”和名词“中”组成。
- 详细解释
- 履中是由“履”和“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履”意为踏,走路;“中”意为中间、中庸之道。履中的意思是指在行事过程中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稳重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