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动作联想
- 想象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在狭窄的路上行走,避免踩踏到东西,将这个场景与蹀足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 使用场景
- 蹀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狭窄或拥挤的环境中行走时的态度。比如,在人群中行走时,如果一个人蹀足行走,就说明他非常小心谨慎,不希望给别人带来不便或伤害。
- 例句
- 1. 他进入教室时总是蹀足而行,生怕踩踏到同学们的书包。2. 妈妈带着小孩慢慢地蹀足过马路,以免发生危险。
- 基本含义
- 形容行走时小心翼翼,不敢踩踏。
- 基本解释
踏足;顿脚。《列子·黄帝》:“ 康王 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説者,勇有力也,不説为仁义者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驤首,望朔云而蹀足。” 清 沉初 程晋芳 等《集程鱼门拜书亭观藏墨联句》:“或兽蹀足禽梳翎,攒楼架阁何岧亭。”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蹀足的故事和使用场景,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或参考成语词典来深入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小心翼翼地蹀足过沙滩,生怕踩踏到螃蟹。2. 小学生:小红帮助老奶奶慢慢蹀足过马路,以免发生危险。3. 初中生:考试前,李华小心翼翼地蹀足着走进教室,生怕惊扰到正在考试的同学。4. 高中生:为了保持图书馆的安静,学生们都蹀足走进馆内,以免打扰到其他人的学习。
- 故事起源
- 蹀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鲁僖公的国君,他在一次狩猎中,看到一只白鹿,非常想追捕它。但是,他担心自己的随从会踩踏到白鹿的脚印,让白鹿察觉到他们的追捕,于是他命令随从们“蹀足”前进,以免惊扰到白鹿。从此以后,人们用“蹀足”来形容小心翼翼地行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蹀足这个成语:1. 关联词:将“蹀足”与小心翼翼、轻轻慢慢等词语进行关联,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蹀足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蹀”意为小步慢走,“足”意为脚步。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小心翼翼地行走的样子。
- 详细解释
- 蹀足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行走时小心翼翼、轻轻慢慢地走,生怕踩踏到什么东西。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走路非常谨慎,以免给别人带来困扰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