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齐观常用于教育、学术、工作等领域,用来强调对待问题或事物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可以用于劝告他人要摒弃偏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事物。
- 例句
- 1. 我们应该齐观问题的各个方面,不要只看表面现象。2.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齐观的眼光,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3. 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应该齐观其长短,不能只看一方面。
- 基本含义
- 指全面、综合地观察、看待事物。
- 基本解释
同等看待。 明 陈子龙 《偕熊令君伯甘游乌伤云黄山》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罗惇曧 《文学源流·附论杨子》:“此其生死齐观,不为世缚,可谓坦然自适者矣。”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而于狗,却不能引此为例,与对等的敌手齐观,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嗥,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齐观相关的成语,如“齐心协力”、“齐头并进”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集体合作、全面观察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齐观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2.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齐观问题的各个方面,不能只听一方之辞。3. 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我们要有齐观的思维,不能只看到一个角度。4. 大学生:大家应该齐观社会问题,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齐观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贾谊传》中的一个典故。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给汉武帝写信时,用了“齐观天下”一词,意为要全面、公正地观察天下事物。这个典故成为了齐观这个成语的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齐观”记忆为“全面观察”。通过将两个字的意义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齐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齐”和动词宾语“观”组成。
- 详细解释
- 齐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齐”意为平等、一致,“观”意为观察、看待。齐观的含义是指全面、综合地观察、看待事物,不偏袒、不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