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训对的词语解释
训对的意思
拼音:xùn duì    注音:ㄒㄩㄣˋ ㄉㄨㄟˋ
基本解释

对训示的对答、争执。 唐 颜真卿 《与郭仆射书》:“昨 裴僕射 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輒有训对。僕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

基本含义
指言辞恰当,说话得体,符合情理。
详细解释
训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辞得体,表达恰当。这个成语强调了说话的技巧和准确性,表示说话符合道理,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许。
使用场景
训对可以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会议、演讲、辩论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谈话。当你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使用训对可以增加说话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故事起源
训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训很聪明,但是说话常常冲动、不经思考。有一次,他在齐国的朝廷上发表了一番激动的言论,结果遭到了众人的嘲笑和指责。从那以后,公子训深感自己应该谨言慎行,学会用恰当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能够训对的人。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言辞恰当的人,称之为“训对”。
词语结构
训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训”是动词,表示教导、告诫的意思;第二个字“对”是副词,表示适当、得体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演讲训对,令人深受启发。2. 她在辩论赛中训对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讲话时,他的嘴巴形状很像一个“训”字,而他的言辞却非常得体,符合情理,就像是“对”的。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发音。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演讲和辩论来提升自己的训对能力。还可以学习修辞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演讲比赛中训对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答案给予了肯定,说我们的回答很训对。3. 高中生:通过参加辩论赛,我学会了如何训对地反驳对方的观点。4. 大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中,我用恰当的言辞训对地回答了评委的问题。
(0)
诗文中出现“训对”的诗词

耆英会诗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环清伊。

甫申间气秀不绝,生贤会圣昌明时。

衣冠占数盛文雅,台符卿月光离离。

魏京雄奥压幽朔,游宫御府严天威。

膏田千里翳桑柘,犀甲万旅驯熊罴。

公当缓带名三镇,悬赤继轸承保釐。

追推契遇最深旧,加复雍孟交旌麾。

仁皇一庄龙虎榜,桂堂先后攀高枝。

宦游出处五十载,鸾台骥路俱腾夷。

三公极位固辽隔,五年以长犹肩随。

公今复主凤门钥,仆亦再抚铜台圻。

二京相望阻河广,三径不克陪游嬉。

忽闻干步踵门至,投我十二耆英诗。

整冠肃貌讽章句,若坐宝肆罗珠玑。

为言白傅有高躅,九君结社真可师。

欲令千载著风迹,亟就僧馆图神姿。

词宗端殿序篇目,滂洒大笔何淋漓。

眷言履道靡充诎,菟裘近邑将营归。

敢云绘素得精笔,愿列霜壁如唐规。

退居旧相国元老,十年还政瀍之涯。

康宁富贵备五福,灵宝盛气如虹霓。

昔年大对继晁董,登科赐第同一期。

紫垣步武既通接,金沙里闬还邻比。

探禅论道剧训对,摩轧太古穷天机。

二贤勋业冠朝省,爵齿官学谁依稀。

今将图画表来世,讵可下客联缨緌。

既蒙月品定人物,不敢循避违风期。

况承开阁厚宾客,富有景物佳园池。

铜驼坊西福善宅,修竹万个笼清漪。

天光台高未百尺,下眺林岭如屏帷。

花王千品尽殊胜,风光绣画三春晖。

六相街中潞公第,碧瓦万木烟参差。

左隅庙室本经礼,右阁宸翰尊星奎。

婆娑青凤舞松柏,焕烂素锦薰酴醾。

石渠飞溜漱寒玉,昼夜竽瑟鸣阶墀。

伊予陋宇治穷僻,姑喜地广为环溪。

楼名多景可旷望,台号风月延清晖。

四时花蘤不外假,拿舟傲帻联嬉怡。

怀归抚事若饥渴,恨无羽翼西南飞。

人生交旧贵伦辈,情亲意接心相知。

岂无晚秀负才蕴,高谈大笑拘礼仪。

洛中故事名义燕,二毛第一年相推。

洒冠登仕荷天宠,尊君报国当百为。

既嗟大耋盍知止,纳禄谢事皆所宜。

顾方北道倚烦剧,未许解绂披荷衣。

长篇不令负花约,为指风什歌式微。

如羹甘露爽心骨,似柄玉麈亲颜眉。

兰丛虽未长罗宅,菊英似亦思陶篱。

子山已著小园赋,彦伦犹愧钟山移。

聊摅短引谢招隐,肯使猿鹤常惊啼。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