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雠虏的词语解释
雠虏的意思
拼音:chóu lǔ    注音:ㄔㄡˊ ㄌㄨˇ
使用场景
雠虏常用于形容两个对立的势力、团体或个人之间的争斗、争夺,双方最终都无法获得胜利或好结果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等。
例句
1. 这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如此激烈,最终变成了一场雠虏之战。2. 在政治斗争中,双方往往陷入雠虏的局面,最终都无法得到好结果。
基本含义
指争斗争夺、互相攻击的双方均不得好结果。
基本解释

(1).被俘的敌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朕拔卿於讎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諫。”
(2).敌寇。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内可以安国家,外可以灭讎虏。”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雠虏相关的成语,如“雠伏”、“雠树”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只蚂蚁为了争夺食物,互相攻击,最后都没有得到好结果,真是一场雠虏之战。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双方都在互相攻击,最终都变成了一场雠虏。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各个派别都在争斗,最终陷入了一场雠虏的局面,没有人能够取得胜利。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雠虏的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管仲与齐国的宰相晏婴相互攻击,最终双方都没有得到好结果,被称为“雠虏”。这个故事成为了雠虏这个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雠虏”与“互相攻击、争斗”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两个人互相拼搏、斗争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雠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详细解释
雠虏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雠”和“虏”两个字组成。雠指争斗、争夺,虏指被俘虏。雠虏表示双方互相攻击、争斗,最终双方均不得好结果。
(0)
诗文中出现“雠虏”的诗词

垂虹桥

何年现采虹,悬足控西东。

两地烟波隔,一天风月同。

橹声摇雁柱,檐影覆龙宫。

雠虏曾垂钓,谁收饵虏功。

(0)

行路难

君不闻阿娇女,有金买赋悟明主。

又不闻王明妃,无金买画嫁胡儿。

世人重利多反覆,纵有忠信将安施。

囊中但得钱千万,天下何人不可欺。

西归沧海波,东没黄云日。

枯木有红英,色丝无白质。

盈盈邯郸女,一夕嫁籧篨。

凿凿江头石,题为合浦珠。

离光栗烈坎流燠,鬼升紫微帝入狱。

眼见鸱鸮啄竹实,空令鹑雀嗟枵腹。

卯为儿父,酉为雠虏。翼覆鸳鸯,爪藏豺虎。

青天自广,白眼谁亲。桃杏虽芳,不如嵩筠。

行路难,难为传。

踰淮橘枳北南变,三月鼠鴽蜚走悬。

出门咫尺伤两足,我欲凌空行上天。

(0)

檄中原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泽过之。

太祖太宗贻典则,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丰足国振百度,要使宇内无蛮夷。

哲宗元祐建皇极,敬用贤哲如蓍龟。

百年上下享安泰,万里一域惟熙熙。

春阳浩荡不肃物,遂使异类窥京师。

当时臣子不知义,视虏豺豹身狐狸。

曲生苟活竟亦死,甘堕狡计宁非痴。

三光晦昧五岳坠,二圣北狩无还期。

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騃犹歔欷。

嗟尔中原旧豪杰,久效左衽心何为。

譬如屈伏猛兽下,荷戈伺便当乘机。

如何颜厚不愧耻,反助貙虎为熊罴。

数穷六十又且半,天意悔祸人知思。

王师六月降时雨,洒尔万国苏鳏嫠。

汝犹不念汝祖父,靖康狄祸几无遗。

子孙壮大不能报,臣妾雠虏称男儿。

天戈所麾速响应,拯汝涂炭革汝非。

吾皇仁圣又恭俭,视民如子伤如饥。

汝今效顺谨勿迟,同我四海长欢嬉。

(0)

和仁仲舟中三绝·其一

异代纷争战伐多,楼船赢负倚苍波。

如今天险如平地,雠虏深谋只用和。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