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谰辞的词语解释
谰辞的意思
拼音:lán cí    注音:ㄌㄢˊ ㄘㄧˊ
基本解释

说假话;虚妄不实之辞。《新唐书·张亮传》:“会 陕 人 常德 发其谋,并言 亮 养假子五百。帝使 马周 案之, 亮 谰辞曰:‘囚等畏死,见诬耳。’” 宋 汪藻 《知河中府席益落职制》:“不知蒐慝之已陈,犹设谰辞而罔上。”

基本含义
指言辞虚假、欺骗的话语。
详细解释
谰辞是指用虚假的言辞欺骗他人的行为。谰辞往往是为了达到个人或团体的私利而编造的,目的是让人相信虚假的事实或观点。谰辞常常误导人们的判断,损害社会公正和个人利益。
使用场景
谰辞常出现在政治、商业、媒体等领域,用来误导公众、欺骗顾客或者掩盖真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使用谰辞来欺骗亲友或获得不当利益。
故事起源
谰辞这个词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二年》。传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谰的官员,他总是以虚假的言辞欺骗君主和百姓,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言辞虚假欺骗的行为。
词语结构
谰辞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用谰辞骗取了许多人的财产。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谰辞,要多做调查和判断。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谰辞的“谰”字与“虚假”的发音“lan”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谰辞的含义。同时,可以用谰辞的故事起源和例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谎言”,“欺骗”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学习相关的话术和辨别谰辞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用谰辞骗了同学的零食。初中生:政治家经常使用谰辞来掩盖问题。高中生:媒体不应该散布谰辞误导公众。大学生:商家用谰辞吸引消费者购买低质量的产品。
(0)
诗文中出现“谰辞”的诗词

张培基作耳聋诗见贻依韵答之

冥心贯真始,独澈清夜言。

孤阳中黍微,以坎孕其元。

盲风吹谰辞,散漫无根源。

笑彼荧听多,不森静室藩。

仙语雷过軿,佛定虹挂幡。

未导至幽窾,难通众妙门。

视天若梦梦,成性终存存。

悦辞春鸟歌,苦谢秋虫喧。

大叩俟钟簴,小悟资墙垣。

多疑人或狐,善啸我还猿。

安庸断障碍,庶几惩劳烦。

漫思君子聪,早钝前世根。

吉祥止虚白,一例忘朝昏。

(0)

诸将五章·其三

割地难言尺土轻,未闻犬马解输诚。

谰辞敢抗天王券,馁气先缘节相旌。

巧索民输弥上帑,苦搜亡寇卫长城。

千秋史笔严功罪,几见巍勋武断成?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