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 基本含义
- 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 详细解释
- 识得是由“识”和“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识”表示认识、了解,“得”表示获得、领会。识得的含义是指通过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从中获得知识、经验或智慧。
- 使用场景
- 识得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领域的深入了解,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准确判断和领悟。
-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有一段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吴起的人,他很聪明但却不愿意学习。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问他一些问题,吴起都能够回答得很准确。老人告诉他,虽然他聪明,但是没有真正的学问,因为他没有真正去学习和理解。吴起听了老人的话,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努力学习。后来,人们就用“识得”这个成语来形容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认知。
- 词语结构
- 识得的结构是“动词+得”,其中的“得”是一个补语,表示获得、领悟。
- 例句
- 1. 他对音乐识得很深,可以听出一首曲子的风格和演奏技巧。2. 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特点识得很透彻,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识得”。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眺望远方,他通过认识、理解周围的景色,从中获得了知识和智慧。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识得”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进一步学习与“识得”相关的成语,如“聪明才智”、“洞悉一切”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识得这个字,是“爱”的意思。2. 初中生:我识得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的著作。3. 高中生:他识得这个问题的本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4. 大学生:我识得这个学科的难点,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通过以上学习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成语“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