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通观 tōngguān
[look at sth.all-sidedly] 总的来看,全面地观察
- 英文翻译
1.look at sth. all-sidedly
- 详细解释
总的来看;全面地看。 毛泽东 《实践论》:“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 祖慰 《审丑者》:“我通观了一下 周中华 发表的五十多幅漫画,几乎没有一幅是歌颂美的。”
- 基本含义
- 全面观察,综合考虑
- 使用场景
- 通观这个成语常用于正式场合,例如会议、演讲、论文等。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问题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建议他人在做决策前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 故事起源
- 通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古代有一个叫季札的人,他在齐国做官时,曾经到了一个地方考察。当时有人问他对这个地方的看法,季札回答说:“我只是通观了一下,还不能做出结论。”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通观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通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通过通观全局,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2. 在做研究之前,我们应该通观相关文献,以便全面了解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通观这个成语:1. 创造联想:将通观分解为两个部分,通和观。通可以联想到“通行”,意味着全面,而观可以联想到“观察”,意味着看待。将这两个意思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观察的形象。
- 2. 制作关键词卡片
- 在一张卡片上写下“通观”,在另一张卡片上写下该成语的含义和解释。反复阅读并联系这两张卡片,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通过学习通观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察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尝试运用通观的思维方式,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通观整个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通观历史事件,不能只看表面。高中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们要通观相关文献,以便全面了解问题。大学生:在做研究之前,我们应该通观各种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