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 雷门 。” 颜师古 注:“ 雷门 , 会稽 城门也,有大鼓。 越 击此鼓,声闻 洛阳 ……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以“布鼓”为浅陋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 唐 李商隐 《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捧爝火以干日御,动已光销;抱布鼓以诣 雷门 ,忽然声寝。”
- 基本含义
- 指用布制成的鼓,比喻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 详细解释
- 布鼓成语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自称能打出巨大的声响,于是他用布制成鼓,声称这个鼓能够震动天地。然而,当他真的敲击鼓时,只发出了微弱的声响,远远达不到他所吹嘘的效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不要虚张声势。
- 使用场景
- 布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夸大自己能力或成就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伪、自命不凡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自己不要过分吹嘘,不要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 故事起源
- 布鼓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民间故事,具体故事背景和来源目前无法考证。
- 词语结构
- 布鼓是一个动宾式成语,由“布”和“鼓”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总是吹嘘自己的能力,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布鼓。2. 不要被他的虚张声势所迷惑,他只是个布鼓而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布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个布制的鼓,试图敲出巨大的声响,但最终只发出微弱的声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吹嘘自己的画画技术,但实际上只是个布鼓。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夸大自己的成绩,但实际上只是个布鼓。3. 高中生:他总是吹嘘自己的才华,但实际上只是个布鼓。4. 大学生:不要被他的虚张声势所迷惑,他只是个布鼓而已。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避免成为一个布鼓,要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