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即目的词语解释
即目的意思
拼音:jí mù    注音:ㄐㄧˊ ㄇㄨˋ
使用场景
即目常用于形容事物发生迅速,速度快,或者指某人的眼力好,观察敏锐,能够立即看到事物的本质。
例句
1. 他的眼力很好,一进门就即目看到了我。2. 马上即目,抓住机会。
基本含义
即时、立刻看见。
基本解释

(1).眼前所见。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风’,亦惟所见。”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序:“率製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者,知余山志。”
(2).目前;现在。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虽据即目边防事势,三五年间,必无警急,然思安虑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今有九州安抚,即目招军。”《水浒传》第十二回:“即目盗贼猖狂,国家用人之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力、反应速度相关的成语,例如“目疾手快”、“目无全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一进教室,我即目站起来迎接。2. 初中生:比赛开始的那一刻,运动员们即目冲向终点线。3. 高中生:他的眼光独特,能即目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4. 大学生:在面试中,要做到即目看到面试官的需求,才能给出恰当的回答。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有记载,当时齐国的大夫鲍叔牙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了一只名贵的野鸡。他立刻拔箭射中,展现了他敏锐的眼力和快速的反应。后来,人们用“即目”来形容鲍叔牙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
记忆技巧
可以将即目的发音“即”和“目”与“即时”和“看见”两个词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即目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即目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即意为立刻,目意为看见。即目的意思是立刻看见,指的是事物发生或出现时,立即就能看到。
(0)
诗文中出现“即目”的诗词

北寺寅上人房望远岫玩前池诗

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

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

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

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

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

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

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

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

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0)

延春堂即目

小驻山庄率值春,延来春景恰宜人。

苔方绿处阶迎午,花欲开时露润晨。

泉别两年响不断,松排万障色从新。

宵存昼养于斯久,即目殷殷励体仁。

(0)

连日清斋写佛经偶作数句

结发慕胜因,而复役人事。

秋空溯江水,胜地云帆至。

烟际东林钟,月出山谷寺。

猿鸟诸天外,中宵倚寒被。

劣观清静理,一寓情赏寄。

遣物非安排,取境即尘累。

雪馀冬日美,门掩衰草翠。

清梦触旧想,即目遇新义。

聊披贝叶书,终与忘文字。

(0)

苍梧舟中望系龙洲

暮云笼山碧,绿树沉流影。

中江瀑珠分,孤屿画檐整。

团圞紫茸合,森萧翠光冷。

秀挺既歆别,高涵亦危秉。

烟浦极远天,槲香吹隔岭。

凌晨溯两桨,即目饱幽境。

万古苍梧愁,因兹慰孤耿。

(0)

拟饮马长城窟行

密密墙头柳,凄凄野中露。

徘徊念远人,即目不成睹。

别离谁不然,相思逐流年。

日短愿夜长,梦中得相怜。

食荼知味苦,登高知路长。

耿耿怀隐忧,双轮绕柔肠。

客来异乡县,遗我一匹绢。

双手认封题,中有夫婿书。

上言紫貂弊,下言近瘦肥。

持刀欲裁衣,仍将比残机。

(0)

工曹后园观稼

伊昔仕京华,不忘畎亩志。

幸此南土迁,公署有馀地。

后园恳为田,芜秽旧已治。

阳春仓庚鸣,四野肇农事。

晨兴戒农夫,播种及时至。

薄言劝其勤,簋飧饷数器。

实闵东作劳,岂要西成利。

周行阡陌间,嘉树或时憩。

即目虽暂欣,于心慨未遂。

伐檀刺素餐,鹈梁讥窃位。

自顾鲁钝姿,食浮久吾愧。

悠悠望故山,怀古有深意。

寄谢沮溺群,高踪庶可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