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晋书·杨骏传》:“﹝后﹞便召中书监 华廙 、令 何劭 ,口宣帝旨使作遗詔。”《旧唐书·王起传》:“ 起 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牓子对。”
(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宋 杨亿 《杨文公谈苑·学士草文》:“学士之职,所草文辞,名目浸广……土木兴建曰上梁文,宣劳赐曰口宣。”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口宣》:“按,口宣者,君諭臣之词也。古者天子有命于其臣,则使使者传言,若《春秋》内外传所载誥告之词是已。未有撰为儷语,使人宣于其第者也。宋人始为之。” 宋 欧阳修 、 王安石 、 苏轼 等人文集中的内制皆有为皇帝所拟口宣。
(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 基本含义
- 口头传播,口头宣传。
- 详细解释
- 口宣是由“口”和“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口,在这里指的是口头、口语的意思;宣指传播、宣传的意思。口宣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口头的方式来传播或宣传某种信息、观点或理念。
- 使用场景
- 口宣常用于描述人们通过口头宣传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通过演讲、口头表达、宣讲等方式来传播自己的观点、宣传自己的理念。口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演讲、媒体报道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宣传政策。
- 故事起源
- 关于口宣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口宣作为一个成语,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在古代社会,人们没有现代的传媒工具,只能通过口头的方式来传播信息。因此,口宣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
- 词语结构
- 口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他通过口宣将自己的观点传播给了更多的人。2. 这个社团通过口宣来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入。3. 政府通过口宣来宣传新的政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口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通过大声宣讲的方式来传播信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口宣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口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宣传的技巧和方法。也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口耳相传”、“口碑相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通过口宣来宣传环保知识,希望大家都能保护环境。2. 初中生:老师通过口宣告诉我们考试的注意事项。3. 高中生:学生会通过口宣来宣传校园活动,吸引更多同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