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自视的词语解释
自视的意思
拼音:zì shì    注音:ㄗㄧˋ ㄕㄧˋ
基本解释

◎ 自视 zìshì
[consider oneself;think oneself] 自己看待自己
自视甚高

英文翻译

1.consider [think; imagine] oneself

详细解释

(1).自己看;自己认为。《庄子·逍遥游》:“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汉书·东方朔传》:“方今 公孙丞相 、 倪大夫 、 董仲舒 …… 司马迁 之伦,皆辩知閎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 子厚 之风,亦可以少媿矣。”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因为被压服了,所以自视无力,只好托人向世界去宣传。”
(2).看待自己。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昔年反乎乡,见 龚君 彦佐 ,其言确然,其貌肃然,其自视甚重。”

基本含义
自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或看法,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
使用场景
自视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偏差。比如,当一个人自视过高时,可以说他自视过高,看不清自己的实际水平;当一个人自视过低时,可以说他自视过低,缺乏自信。
故事起源
自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有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故事。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虞卿的人,他自视过高,自以为是。在一次战争中,他被敌军俘虏,但他仍然自视过高,不肯认输,最终被杀害。自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演化而来的。
词语结构
自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自视过高,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2. 她自视过低,经常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自视这个成语:1. 自视过高的情况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只看到自己的优越感。2. 自视过低的情况可以想象成一个人低着头,看不到自己的脚下,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认知。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视相关的成语,比如自负、自卑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视的含义,并丰富你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自视过高,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2. 初中生:她自视过低,不敢参加班级的演讲比赛。3. 高中生:他自视过高,经常不听老师的建议,自作主张。4. 大学生:她自视过低,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
(0)
诗文中出现“自视”的诗词

夜梦,并引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馀,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0)

罗浮翠虚吟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

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

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

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

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

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

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

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

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

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鍊。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

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

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

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

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

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

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颈偃脊背,唤作直入玉京山。

口为华池舌为龙,唤作神水流潺潺。

此个旁门安乐法,拟作天仙岂不难。

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谓胎息。

手持念珠数呼吸,水壶土圭则时刻。

或依灵宝秘法行,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参西山会真记,终日无言面对壁。

时人虽是学坐禅,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抱元,何曾如玉之在石。

或言大道本无为,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已自显现成,试问幻身何处得。

更有劳形采日月,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终宵服七曜,谓之造化真血脉。

更有肘后飞金精,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太乙含真气,心自冥冥肾寂寂。

有般循环运流珠,有般静定想朱橘。

如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

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

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

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无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

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嬉。

盖绿方寸无主人,气虚气散神狂飞。

一队妄想争唱鬨,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

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

或曰河车千万迎,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

当初神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

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

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想化并行持。

则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元来非坎离。

肝心脾肺肾肠胆,只是空屋旧藩篱。

涕唾津精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自是而实非。

何须内观及鉴形,或听灵响视泓池。

吞霞饮露服元气,功效不验心神疲。

演说清虚弄炉火,索人投状赍金宝。

敢将蛙井藐沧溟,元始天尊即是我。

虚收衔号伪神通,指划鬼神说因果。

今朝明朝又奏名,内丹外丹无不可。

欺贤罔圣昧三光,自视祸福皆懡㦬。

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德成群夥。

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

一人迷昧犹自可,迷以传迷迷至老。

此辈一盲引众盲,共入迷途真忧恼。

忽朝福尽罪报来,获罪于天无所祷。

三元九府录其愆,迫魂系魄受冥考。

举世人人喜学仙,几人日日去参玄。

各自妄诞自相高,不务真实为真诠。

古人好语须切记,工夫纯熟语通仙。

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

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

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

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归来作此翠虚吟,犹如杲日丽青天。

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

促将百脉尽归源,脉任气停丹始结。

初时枯水依寒岩,二兽相逢如电掣。

中央正位产玄珠,浪静风平云雨歇。

半时之间见丹头,软似绵团硬似铁。

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一般才得万般全,复命归根真孔穴。

内中自有真壶天,风物光明月皎洁。

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芽白雪。

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

卯酉甲庚须沐浴,弦望晦朔要防危。

随日随时则斤两,抽添运用在怡怡。

十二时中只一时,九还七返这些儿。

温养功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

行坐寝食总如之,性恐火冷丹力迟。

一年周天除卯酉,九转工夫月用九。

至于十月玉霜飞,圣胎圆就风雷吼。

一载胎生一个儿,子生孙了又孙枝。

千百亿化最妙处,岂可容易教人知。

忘形死心绝尔汝,存亡动静分宝主。

朝昏药物有浮沉,水火爻符宜检举。

真气薰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

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鍊神丹。

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

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

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

更将一盏鸿濛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

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

妙处都无半句子,神仙法度真自然。

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0)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0)

寄晁以道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

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

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

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

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

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

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

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

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

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

快意会有违,急行宁小缓。

忽有河山阻,遂恐消息断。

我独不念此,人穷令智短。

子勿效我慵,书来慰愁眼。

(0)

呈周松霭夫子即敬题诗文集后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

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两峰拔地起,屹然辟门枢。

群山匝相向,苍翠清双矑。

以兹动峙秀,蔚为文物区。

名儒代有作,约举宁云诬。

经义阐横浦,诗派盛悔余。

夫子与曩哲,后先真合符。

早岁知六甲,诵习勤居诸。

天赋特高朗,慧业畴能如。

牙签三万轴,一一穷根株。

经史百家学,采撷皆膏腴。

下笔有神助,挥洒雄千夫。

文足修五凤,赋欲超三都。

二十折郤桂,展翼鹏骞初。

胶西策旋献,飘忽凌子虚。

名登淡墨榜,手拆红绫书。

策马花簇锦,预宴桃含珠。

翩翩众争目,风度何容与。

谓当列清美,簪笔承明庐。

校仇近天禄,同异标石渠。

声名压班马,制作摩严徐。

庶几罄夙蕴,不负胸中储。

然闻经术用,内外无或殊。

郎官应列宿,所贵繇通儒。

文翁昔化蜀,千载贻良模。

夫子设吏治,守此长不渝。

得官赴岭右,古邑龙城隅。

下车誓饮水,蔀屋和风敷。

依桑童子乐,拔薤强宗除。

与民共休息,来暮歌欢姁。

讼庭百无事,心迹莹冰壶。

闲儒䖮蛉笔,文献徵苍梧。

伟行表彰亟,佚事蒐罗俱。

功不数范瑗,博岂夸杨孚。

状嫌草木简,志陋虞衡疏。

书成媲康赵,体例近所无。

仪州亦胜地,公暇幽怀摅。

卷帘据琴阁,景物如披图。

锦绣江齿齿,蝴蝶山蘧蘧。

繁香离支熟,浓荫桃榔铺。

蛮烟暗孔翠,瘴雨啼鹧鸪。

乡心每拨触,夫不吟欷歔。

从来贤达意,捧檄为亲娱。

无何阙迎侍,远道嗟盘纡。

南山摧乔木,恶梦鸺鹠呼。

趋装不隔日,矫首云模糊。

轻舟郁林石,一叶还乡闾。

归披束晰句,抱恨增长吁。

慈晖幸可报,强奉花间舆。

蓼莪递废咏,惨郁尤难舒。

三釜背色养,空羡林间乌。

因之不再出,心益卑华膴。

三径秀松菊,安此寂寞居。

贫堪傲彭泽,清本同莱芜。

但欣著述富,不问岁月徂。

庭无惊飞雀,户有好事车。

到眼茂桃李,侍膝偕璠玙。

质疑及豹鼠,释物先虫鱼。

英才仰赅洽,乐育咸相须。

青云每接武,藉甚收时誉。

贱子少志学,材质侪薪樗。

藏拙雅宜称,痼疾婴微躯。

诗篇赖陶冶,里调呈皇荂。

拂拭有盛意,不以固陋拘。

韩门列岛可,欧氏称圣俞。

自视直万里,奚止非其徒。

名山业许睹,冀可裨颛愚。

酝酿何深厚,缃帙开琼琚。

词气逼汉魏,格律兼杜苏。

管窥纵难尽,至味供寻咀。

双声叠韵秘,余事分精粗。

钩辀复格磔,诘曲还崎岖。

论著惊俗耳,欲读翻龃龉。

才大众长会,下学空喁喁。

寒窗白醉暖,把卷微咿唔。

词澜障争倒,试手同提扶。

岂徒贵文采,足润枯肠枯。

琅琅诵不辍,愿欲万遍逾。

作诗志趋向,恐笑仍拘墟。

(0)

闻稚存丁母忧·其一

故人新废寥莪篇,我亦临风尺涕悬。

同作浪游因母养,今知难得是亲年。

绛帷昨侍文宣讲,大被曾随宗少眠。

自视生平愧犹子,束刍难致路三千。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