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号的词语解释
大号的意思
拼音:dà hào    注音:ㄉㄚˋ ㄏㄠˋ
反义词

小号

英文翻译

1.(大尺码的) large size

详细解释

(1).帝王的号令。《易·涣》:“涣汗其大号。” 孔颖达 疏:“涣汗其大号者,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 唐 元稹 《郭钊等转勋制》:“越二月发大号于天下,延宠庶官,锡尔崇勋,无替嘉命。”
(2).谓帝王大发号令。《艺文类聚》卷五二引 北齐 邢子才 《为受禅登极赦诏》:“乃驱御侯伯,大号 燕 赵 。”
(3).国号,帝号。《陈书·高祖纪上》:“ 大同 之末,边政不修, 李賁 狂迷,窃我 交爱 ,敢称大号,骄恣甚於 尉他 。”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夫位终北面,一概人臣,儻追加大号,止入传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剗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
(4).对他人字号的敬称。《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这一位令姪孙一向不曾会过,多少尊庚了?大号是甚么?”
(5).谓正式名字。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因为他起小讨饭,放牛,没进过学屋门儿,所以活到老没有起大号,到如今胡子花白啦,人们还叫他 狗娃 。” 菡子 《小牛秧子》:“从上小学那天起他就只准别人(包括他的妈妈在内)叫他的大号: 朱汉明 。”
(6).型号较大的。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他看出来,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象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象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必合适一点。”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十二月二十四》:“报来了,便看报,顺着次序看那大号字标题的国内新闻,然后又看国外要闻,本埠琐闻。”
(7).一种铜管乐器,与“小号”对称。
大声哭叫。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復取刃杀市者,因大号。”

基本含义
指声音或噪音很大。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很大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噪音很大的环境。
故事起源
大号是一种古代乐器,号角的声音响亮震撼,所以人们用“大号”来形容声音很大的情况。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这个音响太大号了,把邻居都吵醒了。2. 学校操场上放音乐,声音大号得连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得见。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大号乐器的声音,想象大号发出的声音很大很响亮,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声音或噪音相关的成语,如“喧宾夺主”、“噪声四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有个同学一直在大声说话,声音真大号!2. 初中生:旁边的施工现场一直在施工,噪音大号得我们都听不清楚课文。3. 高中生:音乐节现场音乐声音很大号,震撼人心。
(0)
诗文中出现“大号”的诗词

晚霁中园喜赦作

五月黄梅时,阴气蔽远迩。

浓云连晦朔,菰菜生邻里。

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

几悲衽席湿,长叹垣墙毁。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涣汗发大号,坤元更资始。

散衣出中园,小径尚滑履。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

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

(0)

越问·其十四驻跸

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

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

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

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

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

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

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

采上虞之囊封兮,终然法乎舜禅。

山郁葱以蜿蜒兮,钟禹陵之佳气。

御香四时来下兮,道冠盖以相望。

拱觚棱于云阙兮,俨威颜而天咫。

繄百年之父老兮,及亲逢乎盛事。

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

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复逢舜禹之君。

然傥无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0)

建炎行

金寇初犯阙,太岁在丙午。

殊恩擢枢廷,愧乏涓埃补。

两河未奠枕,杖钺出宣抚。

乞身缘谤谗,窜谪旅湘溆。

明年丁未夏,被命尹天府。

颇闻环京畿,四面尽豺虎。

金汤虽可恃,忧在人不禦。

见危思致命,入援裒义旅。

旌麾亘江湄,畏景触隆暑。

忽传元帅檄,果有城破语。

銮舆幸沙漠,妃后辞禁籞。

皇孙与帝子,取索及稚乳。

礼文包旂裳,乐器载笋簴。

金缯罄公私,技巧到机杼。

空馀宗庙存,无复荐簋簠。

凄凉苍龙阙,寂寞玉华庑。

畴能供衔粟,谁与献肥羜。

无从执羁靮,安得生翅羽。

号恸绝复苏,洒泪作翻雨。

继闻宣赦书,宝位居九五。

神明有依归,率土尽呼舞。

皆言汤武姿,勇智天所与。

向来使贼营,英气詟骄虏。

建牙出危城,帝命缵鸿绪。

不然艰难中,何以脱猰貐。

兹雠不戴天,兄弟及父母。

尝胆思报吴,枕戈惩在莒。

齐侯何足称,句践不须数。

周汉获再兴,宣光定神武。

愿言觐行在,玉色亲黻黼。

丹诚遂披陈,秘策得宣吐。

谋身虽拙计,许国心独苦。

片言傥有合,丐骨归垄亩。

飞帆过金陵,鼓柁适淮浦。

遥传告大廷,命相比申甫。

顾兹斗筲器,何以动尧禹。

深惟特达知,感慨激肺腑。

如何日月光,可以萤爝助。

舍舟行汴堤,驱车赴延伫。

伤心兵火馀,民物亦凋瘐。

中使乘驲来,茶药宠赐予。

拜恩丘山重,坐使瘵疠愈。

行行近南都,戈甲震金鼓。

将佐迎路傍,往往多旧部。

冠盖如云屯,赐燕金果圃。

谢免径造朝,泪落湿殿础。

初称宗社危,天地同愤怒。

次陈国多难,实启中兴主。

末言樗散材,初不堪梁柱。

鼎颠将覆餗,栋桡必倾宇。

况兹扶颠危,正赖肱与股。

大舜举皋陶,小白相仲父。

耕莘与钓渭,端不乏伊吕。

惟当博询访,考慎作心膂。

封章屡恳辞,帝曰莫如女。

往作砺与舟,不复容伛偻。

叩额宸扆前,臣敢论伪楚。

易姓建大号,厥罪在砧斧。

奈何坐庙堂,乃与臣等伍。

更效老猎师,十事听裁处。

天子亮精诚,一一皆可许。

因陈禦戎策,用此敢予侮。

河外须救援,屏蔽资捍拒。

问谁可驱策,因荐亮与所。

京师当一到,九庙陈鼎俎。

却为巡幸计,不可去中宇。

南阳光武兴,形势亦险阻。

西通关陜区,东与江淮距。

三巴及岭海,宝货可运取。

据要争权衡,黠虏谋必沮。

募兵益貔貅,买马增牧圉。

号令新帜旗,仗械饬干橹。

军容久不振,整顿就规矩。

潢池盗弄兵,群恶相啸聚。

偏师命剪除,快若猫捕鼠。

馀寇悉款降,分隶归籍簿。

蒐裒将帅材,赏罚颇有序。

经营年岁间,庶可事大举。

灭敌还两宫,雪耻示千古。

却隆太平基,不愧宗与祖。

岂知肘腋间,乃有椒兰妒。

含沙初射影,聚毒阴中蛊。

规模欲破碎,谋议渐龃龉。

固知鲠峭姿,自不敌媚妩。

恨无回天力,剔此木中蠹。

安能破铜山,但志燃郿坞。

时危敢尸禄,抗疏愿引去。

涕泗对冕旒,非不恋轩宁。

君臣以义合,无使赭舂杵。

帝度不可留,乃听上印组。

扁舟返东吴,却理梁溪橹。

多言更萋菲,贝锦成罪罟。

尚荷皇天慈,薄谴居鄂渚。

我来雪霏霏,及此岁将暮。

崎岖山谷间,避寇如避弩。

行尽江南山,始踏湖北土。

风烟愁浩荡,鸿雁拆俦侣。

沉吟白云飞,怅望黄鹤翥。

晴川俯汉阳,葭菼满鹦鹉。

家山渺安在,幽梦到别墅。

三年再谪官,缭络万里路。

浮游幻境中,尘迹叹仰俯。

翠华尚蒙尘,吾敢念门户。

但嗟机会失,事势契先误。

今年寇益横,春夏蹂京辅。

万骑略秦关,馀毒被陈汝。

五陵气葱葱,中原郁膴膴。

弃置不复论,弥望皆莽卤。

旌旃满江淮,寇钞连齐鲁。

六飞竟何从,秋晚尚江浒。

何时包干戈,礼瑞奠璜琥。

斯民安田畴,馀谷栖廪庾。

四方道路通,舟车走商贾。

吁嗟乎苍天,乃尔艰国步。

譬犹大厦倾,著力事撑柱。

居然听颓覆,此身何所措。

又如抱羸瘵,邪气久已痼。

不能亲药石,乃复甘粔籹。

膏肓骨髓间,性命若丝缕。

安得和缓徒,举手为摩拊。

驯致海宇康,苍生有环堵。

(0)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

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

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

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

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

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

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

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

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

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0)

君臣冢

荒朝遗迹剩残茔,片土垒然未许耕。

死后孤魂臣恋主,生前大号弟承兄。

兴亡转眼成优戏,逆顺平心听史评。

一例宗盟余块肉,厓山犹咽怒涛声。

(0)

禋郊诗

函夏恢文治,禋燔讲礼隆。

物兼明德荐,天以至诚通。

制度亲祠盛,威仪陟配崇。

戎容俨仙仗,霁色照郊宫。

国典书昭事,神禧报屡丰。

端闱宣大号,王泽浸无穷。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