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基本义:(形)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
(2) (形)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孤立无援。(作状语)
(3) (动)使得不到同情和援助。孤立敌人。(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孤〔立
- 近义词
伶仃、孤单、寂寞、孤独、独立、独处、单独
- 反义词
联系、多助、联力、联合
- 英文翻译
1.(与其它事物不相联系) isolated; solitary; separate
2.(使得不到同情、支援) isolate; seclude
- 详细解释
◎ 孤立 gūlì
(1) [alone]∶孤独无助
他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2) [isolated]∶独立,无所依傍和联系
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孤立的建筑物
一座孤立的桥墩
◎ 孤立 gūlì
[isolate] 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团结同志,孤立敌人
(1).孤独无助,得不到同情或援助。《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孤立无亲,危弱无辅。”《后汉书·刘陶传》:“如是则南道断絶,车骑之军孤立, 关东 破胆,四方动摇。” 宋 苏轼 《上初即位论治道·道德》:“强者为敌,弱者为怨,四海之内,如盗贼之憎主人,鸟兽之畏弋猎,则人主孤立,而危亡至矣。”《明史·辛自修传》:“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老太太站在媳妇那边去了,孩子也向着妈妈,我不是孤立了吗?”
(2).谓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如:团结同志,孤立敌人。
(3).独立,无所依傍或联系。《汉书·张汤传》:“ 禹 奉公孤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沽水》:“山石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 唐 李颀 《送东阳王太守》诗:“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清 刘大櫆 《金氏节母传》:“忧危困苦,丛集其心;饥饿寒冻,交迫其体,而太恭人一若冥然无知,独身孤立於层冰积雪之中,卒使 金 氏之门,烝尝无缺,坠而復兴。”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未有单词隻句,可以为句者;亦未有一语孤立,可以为章者。” 周立波 《金戒指》:“这脚店孤立在村尾,离开最近的人家也有半里地。”
- 基本含义
- 孤立指的是处于孤独或独立的状态,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相隔离。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社会或群体中被忽视、被遗弃、被孤立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孤独感、社交隔离,或者一个事物在某个环境中的独特性。
- 故事起源
- 成语“孤立”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桃夭》中的一首诗中:“蓼莪之穗,於穗之田,维叶萋萋,求福孔多。”其中,“维叶萋萋,求福孔多”一句中的“维叶萋萋”形容了桃树的叶子茂盛,而“求福孔多”则表达了桃树希望能结出很多的桃子。这首诗描绘了桃树在田野中孤立而茂盛的景象,从而将“孤立”这个词引申为一种独立、与众不同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孤立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词语的补充说明。
- 例句
- 1. 他因为不合群,经常感到孤立。2. 这个小村庄被山脉包围,与外界孤立了很久。3. 在新学校里,他感到孤立无助,找不到朋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孤立”与“独立”相对应来记忆这个成语。孤立表示与他人分离,而独立表示自主、自立。将这两个词进行对比,可以帮助记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社交、孤独、独立等相关的成语,如“孤掌难鸣”、“孤军奋战”、“独木不成林”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加深对“孤立”这个词语的理解,并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新学校里感到孤立,因为我没有朋友。2. 初中生:他因为不合群,经常被同学孤立。3. 高中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他感到孤立而无助。4. 大学生:在大学里,他努力融入社交圈,避免被孤立。5. 成年人:在新工作中,她感到孤立,因为她是唯一的外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