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诃问的词语解释
诃问的意思
拼音:hē wèn    注音:ㄏㄜ ㄨㄣˋ
使用场景
诃问常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辩论中。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使用诃问来表达对社会现象、人物行为的批评和讽刺;在演讲和辩论中,演讲者可以使用诃问来引起听众的思考和共鸣,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例句
1. 他用诃问的口吻问道:“你认为自己是多么聪明?”2. 这篇文章通过诃问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某些问题。
基本含义
指以讽刺、嘲笑的口吻提问,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基本解释

责问;盘究。《艺文类聚》卷十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翥 惶遽,误对忘讳:‘向有醉胡,乘马驰来,即已訶问。胡人难与语,非小吏所制。’” 章炳麟 《四惑论》:“当訶问者云何?曰:有害于己无害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益于己无益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害于人者,然后得訶问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诘问”、“反问”等,以扩大词汇的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诃问的口吻问小明:“你的作业怎么还没做?”2. 初中生:同学们用诃问的方式向学校提问:“为什么不准我们使用手机?”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演讲中用诃问的口吻问同学们:“你们难道不想改变现状吗?”4. 大学生:研究生在论文中用诃问的方式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存在如此大的贫富差距?”
故事起源
诃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据记载,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杜勒的官员,他的言辞直接而尖锐,常常用诃问的方式来批评和讽刺别人。他的言辞深深触动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后来,人们将他的言辞整理成了成语“诃问”,用来形容以讽刺的口吻提问的方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诃问”与“嘲笑的提问”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用讽刺、嘲笑的口吻向别人提问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诃问”的结构是“诃”+“问”。
详细解释
诃问是由“诃”和“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诃”是指讽刺、嘲笑,表示对别人的言行进行批评和讽刺;“问”是指提问,表示向别人提出问题。诃问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以讽刺、嘲笑的口吻提问,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这种方式常常用于批评、讽刺他人的错误或愚昧。
(0)
诗文中出现“诃问”的诗词

玄门草闇歌

吴淞江北丘虚南,壤土沃衍泉水甘。

宅幽据胜得佳处,乃是玄门之草闇。

闇中主者貌奇古,昔曾骑从将军府。

锦绣楼台劫火馀,豪杰销沈化黄土。

一葛兼一裘,归从赤松游。

采芝行引鹤,卖药或乘牛。

得钱沽酒浇牢愁,挽之那止辄掉头。

霸陵醉尉不诃问,烟波钓徒相倡酬。

草闇足佳致,当窗昆玉峙。

流云度松颠,飞泉鸣竹里。

可以烧凡铅,鼓素琴,屏三彭,戏五禽。

渔樵或争席,利禄岂关心。

斯时斯境不易得,按图便欲穷幽寻。

登真隐诀傥相与,迟汝鸾笙县圃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