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流布的词语解释
流布的意思
拼音:liú bù    注音:ㄌㄧㄨˊ ㄅㄨˋ
使用场景
流布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中,比如描述一个新闻报道迅速传播开来,或者形容一个谣言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负面的信息或谣言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句
1. 这个谣言在网络上流布开来,很多人都相信了。2. 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流布,引起了广泛关注。3. 这篇新闻报道迅速流布开来,被很多人转发和评论。
基本含义
形容消息、谣言等传播得很广,流传开来。
基本解释

◎ 流布 liúbù
[(of ideas,religion) spread abroad] 广泛流传;传布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流布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流传”、“广泛传播”等,以扩大词汇量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偷偷东西的消息在学校里流布开来,大家都知道了。2. 初中生:那个考试答案的泄露事件在整个校园里流布开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3. 高中生:这个新闻报道迅速流布开来,成为了社会上的热门话题。4. 大学生:这个校园谣言在社交媒体上流布开来,引起了广泛的争议。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倒闭消息在商界流布开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听到一只鹿会说话的消息,他非常惊讶,于是告诉了很多人。消息很快传开,最后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派人去找那只会说话的鹿,但却没有找到。这个故事传说中就是流布这个成语的起源。
英文翻译

1.spread; disseminate

记忆技巧
可以用“流水不断地布”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河流中的水源不断流淌,把消息、谣言等广泛传播开来,就像布一样覆盖了整个社会。
词语结构
流布是一个动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流”是动词,表示信息、谣言等的传播;“布”是动词,表示广泛传播开来。
详细解释

(1).流传散布。《吴子·料敌》:“有不占而避之六……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 太后 詔书流布,咸称至德,莫敢犯禁。”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 惠生 从 于闐 至 乾陀 ,所有佛事处,悉皆流布,至此顿尽,惟留太后百尺幡一口,拟奉 尸毘王塔 。” 唐 元稹 《韩察明州刺史等制》:“朕子育兆民,懍乎惧一物之不至,将我德泽流布于远邇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五:“太阳已透出地平线,稀薄的玫瑰色的光采流布在天边。”
(2).流露,表达。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世称 宋 诗人,句律流丽,必曰 陈简斋 ;对偶工切,必曰 陆放翁 。今 子西 ( 唐子西 )所作,流布自然,用故事故语,融化深稳,前乎二公已有若人矣。”
(3). 王莽 所铸钱币的一种。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卷三:“ 王莽 大钱作燕尾状者,比今所有,其大四倍,文曰端布,当千,背后有两字,有丝布、泉布、货布、流布,如是近十布。”

(0)
诗文中出现“流布”的诗词

三哀诗·其一袁爽秋京卿

土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公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

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

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

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

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0)

琴山十章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0)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0)

答杨辟喜雨长句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0)

题洪使君诗卷

刻于芹泮士争披,传到茅庐我窃窥。

突过韦郎森戟句,高如柳恽采蘋诗。

日惟坐啸熏沉水,间亦摇毫品荔支。

况有太丘为小序,遥知流布满京师。

(0)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妙用已是摸索不著妙现老子犹眨句中眼可谓善知识用心谨次严韵上呈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