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诗·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毛 传:“富人之屋,乌所集也。” 郑玄 笺:“视乌集於富人之室,以言今民亦当求明君而归之。”后以比喻乱世无所归依之民。《后汉书·郭太传》:“太傅 陈蕃 、大将军 竇武 为阉人所害, 林宗 哭之於野,慟。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盖逐鹿争捷,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史传所分,真伪有别。” 柳亚子 《题钱剑秋<秋灯剑影图编>》诗:“逐鹿瞻乌事总非,东南王气欲安归。”
(2).泛指富人屋上的鸟。 宋 苏轼 《五色雀》诗:“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 基本含义
- 瞻仰乌鸦,形容对平凡事物过分敬畏或过分看重。
- 详细解释
- 瞻乌源自《列子·汤问》:“子路瞻乌,子曰:‘食肉不食乌。’”乌鸦是普通的鸟类,但在古代,人们对乌鸦有一种特殊的敬畏感。瞻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对一些平凡事物过分敬畏或过分看重,不顾实际情况。
- 使用场景
- 瞻乌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一些平凡事物过分敬畏或过分看重的行为。例如,有些人对权威人士过分崇拜,甚至不敢质疑他们的决定,就可以说他们瞻乌。
- 故事起源
- 瞻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据《列子·汤问》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路瞻仰乌鸦,孔子告诉他不要吃乌鸦的肉。这个故事中,乌鸦代表了平凡的事物,而孔子的教诲则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看重平凡事物。
- 词语结构
- 瞻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瞻”是动词,表示看重;“乌”是宾语,表示乌鸦。
-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话总是瞻乌,从不敢质疑。2. 她对自己的才能过分瞻乌,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看一只乌鸦,但是不要过分看重它,因为它只是一只普通的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瞻前顾后、瞻望、瞻往观来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瞻乌,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好成绩。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班长过分瞻乌,总是听从他的意见,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我不会瞻乌,我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做出适当的决策。4. 大学生:有些同学对教授过分瞻乌,总是追随他们的研究方向,不敢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