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联属的词语解释
联属的意思
拼音:lián shǔ    注音:ㄌㄧㄢˊ ㄕㄨˇ
基本解释

(1).连接。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大概作诗,要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过了两个冈子,前见一山陡絶,四周并无联属,高峰插于云外。”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石工祗就平正处刻之,其文仍联属也。” 沙汀 《记贺龙》二十:“忽然刮起风来,我只能听到一些不相联属的断句了。”
(2).联系。《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 虞博士 ,着实作兴这几个人,因而大家联属,而今也渐渐淡了。”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识时者必又曰,何不合全国之力,相联属,相友助,以与他国敌,而徒自糜烂其商务何为也。”

基本含义
互相依附,相互关联
详细解释
联属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依附,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使用场景
联属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关联、组织之间的合作等。
故事起源
联属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子罕篇》。原文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在这里用“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担忧,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词语结构
联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联”和形容词“属”组成。其中,“联”表示相互连接、相互关联,“属”表示互相依附、相互归属。
例句
1. 这两个国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属关系,共同发展经济。2.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责,但又紧密联属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联属的记忆可以通过联想来帮助。可以想象两个人手牵手,彼此之间紧密连接,形成联属关系。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联属的成语,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联袂同行”、“相互依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团结,大家互相帮助,形成了紧密的联属关系。2. 初中生:网络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全球联属的网络社会。3. 高中生:家庭和社会是紧密联属的,家庭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0)
诗文中出现“联属”的诗词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禦。

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

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

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

(0)

关山雪霁图

前峰后峰雪模糊,东村西村春有无。

快雪时晴入佳想,况复见此关山图。

关山迢递相联属,玉洁珠光眩人目。

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

野桥行遇路三叉,青旗插檐沽酒家。

驱驴倦客得少憩,怅望远道还咨嗟。

诗翁好事常起早,天寒秪恐梅花老。

柴门时有故人来,阶下白云须用扫。

此图一日落尘寰,笔法依希荆与关。

人生远游固云乐,何似在家长看山。

我本识字耕夫耳,占祥便作丰年喜。

田园归隐会有时,麦饭饱餐茅屋底。

(0)

七日龙潭篇

佳节过天中,和风吹水面。

弦歌盈乐土,花径开芳甸。

东官芳甸湛清华,锦作晴川玉作砂。

竹暗名园连鸟道,桃深僻坞隐人家。

名园僻坞蟠深奥,别敞龙潭澄碧绿。

榴花古渡溯沿洄,铜岭悬崖森结束。

宛如巫峡控三巴,恍似武陵穿九曲。

不独山川相映带,更兼楼阁纷联属

中有龙宫水府通,水晶院宇何玲珑。

万丈阴沉含雨气,四时光怪闪腥风。

海天风雨龙神现,水族乘潮逐飞电。

晴来青镜照菱花,雨后黄涛奔竹箭。

泛罢蒲觞雨渐收,倾都七日竞龙舟。

金鳞火鬣腾高浪,伐鼓齐桡下急流。

夹岸垂杨摇锦旆,窥帘少妇倚琼楼。

水龙稳睡澄潭里,木龙乱趁风涛起。

角胜争雄响若雷,繁弦丽曲喧于市。

潭中聚市沸笙歌,舟上倾杯溅绮罗。

已羡鄂君骄拥被,争看洛女解凌波。

联舟士女闲游戏,菡萏芙蓉相并媚。

万舫俄惊仙令来,双凫忽驾清风至。

人陪仙令宴仙舟,杯酒留连更唱酬。

谁云郢曲压巴调,还许渔人和棹讴。

曲终暗洒怀沙泪,明水江蓠堪寄酹。

三闾遗韵和应希,千古骚人吾辈在。

吊古悲歌起暮愁,昔年曾向楚南游。

搴芳坐叹三湘冷,作赋平吞七泽秋。

归来已署江湖长,今日龙潭惬清赏。

遥望烟笼杜若洲,还疑身在湘江上。

粤海湘江隔几重,逐臣沦落竟孤踪。

可怜古狱空沉剑,岂信高冈有卧龙。

真龙画龙谁复辨,覆雨翻云谁忍见?

刻木虚张鳞甲威,掀波便作玄黄战。

阅尽人情黯自悲,怀仙欲与白云期。

蓬莱弱水舟难到,愿借长房竹一枝。

(0)

夜泊真州

前岁泊船真州江,满船明月摇船窗。

今年复向真州住,黄昏待月月欲吐。

明月照人无丑好,来来去去令人老。

一杯船尾得月多,听我试唱真州歌。

真州歌将奈何大,船如屋船船官鹾。

危樯插空飞不入,铁锁钩联密如织。

语音嘈唧了不分,同是经商异南北。

居民大半趋四坝,倡女沿河晚妆罢。

短担双檐唤卖鲜,小舠三桨轻如驾。

连楼夹巷簇簇新,家家许住异乡人。

共道今年生意少,下客折本上客贫。

江南春山叠叠绿,荆楚转运遥联属

南京供奉日日过,金字黄旗去还续。

君不见文信公,几陷虎口中。

但愿路日通,不怨东西逢逆风。

(0)

丁亥纪蜀百韵

太岁在娵觜,羲驭正东陆。

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

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

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畜。

一越摩云险,已污岩岷俗。

再度峰贴隘,重为武阶毒。

胡儿忽令名,见谓鞑靼属。

或疑女真诈,颇讶叠州族。

衣毛不知帛,饮酪非茹粟。

劲弓骨为面,健马铁裹足。

驾言取金夏,其锋不可触。

如竹迎刃解,犹雪以汤沃。

先声张虚疑,我师遽蓄缩。

心已执檄迷,手为望风束。

策昧战为守,计乏奇与伏。

西和久间断,文南暂蹢躅。

将利仅小退,凯音误陆续。

兰皋要寸功,良将半丧衄。

败书丙夜闻,前矛石门宿。

亟令控三关,谨毋费一镞。

鱼梁闭仙原,武林护午谷。

七方对垒持,相戒前辙覆。

县官塞蹊径,战士据林麓。

由是关以外,民皆弃庐屋。

西康至天水,患不翅蛇蝮。

凤集一炬馀,地已付麋鹿。

河池本无虞,百里祸尤酷。

群盗沸于鼎,流民凑如辐。

母悲爱子死,夫没嫠妇哭。

城市委焚荡,道路纷怨讟。

于时益昌民,十室空五六。

牙樯嘉陵来,舳舻尾联属

十乘随启行,驿书转加促。

鼓吹喧后部,旌旗蔽前矗。

两劳使者车,三分元戎纛。

重以溃卒徒,跳梁满山谷。

声言诛不平,未知不平孰。

人情往伤弓,未免惊曲木。

土著避乡井,游手伺风烛。

嗟哉是日也,性命龟未卜。

事机正诪张,天时幸炎燠。

晋边死季龙,周翰奋方叔。

不闻武侯败,街亭诛马谡。

犹有孟明在,焚舟报秦穆。

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

搢绅屐欲折,意气喜可掬。

中有山西人,慊若国深辱。

问之何所云,首疾已频蹙。

大言往者悔,几已溃心腹。

尚为来者忧,不知护头目。

厥今敌虽去,乡道渠已熟。

三关固天险,五都恐日蹙。

不见关以外,处处空杼柚。

朝廷无事时,司农积边谷。

一朝弃粪土,知几十万斛。

民力哀何辜,边人罪难赎。

色虽帷幄喜,骨尚原野暴。

未旌平凉家,方起邹阳狱。

辛苦在貔貅,恩赏归雁鹜。

几效先轸死,不及介推禄。

魏师付乳臭,汉校起奴仆。

平时好糜烂,深刑痛敲朴。

于时在劳来,仍忍逞诛剭。

颇闻富窖藏,悉已发麦菽。

边无一人耕,食能几日蓄。

田里思反业,原堡未修筑。

了无金城图,酣事铜鞮曲。

朽索驾虚舟,空奁著亡局。

纵君不惩艾,而我为惭恧。

我闻报中朝,四境已清肃。

一人万人心,可欺宁可服。

当时屹如山,一二臣可录。

凡此保蜀功,两和李公独。

赵公继一出,颇慰沔人欲。

益昌所毋动,饷臣尼其毂。

公论虽未泯,天幸不可复。

安得如绍兴,魏公任都督。

以口伐可汗,我恨匪元璹。

徒能效曹刿,远谋鄙食肉。

言之貌愈切,至此泪几簌。

客既闻斯言,稽首拜且祝。

九庙宗社灵,百城耄倪福。

德泽在天下,人心久渗漉。

徒以成败论,公等皆碌碌。

伯比议莫敖,蔿贾知子玉。

春秋过责备,小事书简牍。

子其钳尔舌,毋取斧锧戮。

汉人悔雁门,唐师老鸭绿。

有道守四夷,初何事穷黩。

不战屈人兵,正岂待驱逐。

吾皇天地心,万国囿春育。

畴咨元帅功,非夕则在夙。

出命宣黄麻,入相赓绿竹。

除书从天来,恩礼方隆渥。

三公应鼎象,相与运坤轴。

小夷置蚊虻,壮志寄鸿鹄。

分无万户印,莞尔一杯醁。

熟慰豪杰心,有诏不盈轴。

尧门万里天,意者未亲瞩。

君相勤外忧,必有宁我蜀。

(0)

居庸关

叠嶂缘青冥,峭绝两崖束。

盘盘龙虎踞,岑巘互回伏。

重关设天险,王气舆坤轴。

皇灵广覆被,四海同轨躅。

至今豪侠人,危眺屡惊缩。

崎岖栈阁峻,萦纡冈涧曲。

环村列墟市,凿翠构庐屋。

溪舂激岩溜,山田杂稌菽。

绝顶得幽胜,人烟稍联属

浮图压广路,台殿出层麓。

白云隐疏钟,落日带乔木。

岂须叹蜀道,政可夸函谷。

居人远念我,叩马苦留宿。

恐辜殷勤情,解鞍看山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