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收拾;准备。《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荳儿米麦满牀上,仔细思量像甚样,公婆性儿又莽撞,只道新妇不打当。”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五折:“我可也不索慌,不索忙,早把手脚儿十分打当,看那廝怎做隄防。”《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吃了早饭,打当了担儿,自出去做道路。”
(2).指江湖上卖草药兼行医的人。《元典章·刑部十九·禁毒药》:“凡有村野説谎聚众,打当行医不通经书、不著科目之人尽行断禁。”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则怕小处尽是打当。” 元 石君宝 《秋胡戏妻》第二折:“怕不待要请太医,看脉息,着甚么做药钱调治,赤紧的当村里都是些打当的牙槌。”
(1).馈送财物以取得方便。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 王延德 ﹞使 高昌 次至 都囉囉 族, 汉 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
(2).旧谓当铺出售典当过期的物件。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市肆》:“这行买卖,向跟当铺打交对,每遇当铺打当的时候,先撒看货条子,约请大家去看货。”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相互碰撞或相互冲撞。
- 详细解释
- 打当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互碰撞或冲撞的情况。打当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撞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事物之间的冲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冲突激烈、情况紧张的场景。
- 使用场景
- 打当可以用来形容交通事故、体育比赛中的碰撞、两个人之间的冲突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打当来形容两个意见不合、争吵激烈的人之间的冲突。
- 故事起源
- 打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张八的人,他非常喜欢在街头打架。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搬运工人正在用力推车,于是他突然冲上去把车推倒了,引起了搬运工人的愤怒。搬运工人与张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们相互打斗了起来。这个故事中的打斗场景形象地表达了打当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打当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形容词词组。
- 例句
- 1. 两辆汽车在十字路口发生了打当,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2. 他们俩之间的意见不合,经常发生打当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打斗”或“冲突”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发生激烈的冲突的场景,加深对打当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冲突、打斗相关的成语,如“打破砂锅问到底”、“打草惊蛇”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球时发生了打当。2. 初中生:他们班上的两个同学因为意见不合,经常在课堂上打当。3. 高中生:两个社团的成员为了争夺资源发生了打当。4. 大学生及以上:在公司里,不同部门之间经常因为利益冲突而发生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