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詈辞的词语解释
詈辞的意思
拼音:lì cí    注音:ㄌㄧˋ ㄘㄧˊ
使用场景
詈辞多用于争论、辩论、斗争等场合,常见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极度不满。
例句
1. 他对我的詈辞令我感到非常伤心。2. 在辩论中,他使用了一系列的詈辞来攻击对方。
基本含义
指言辞激烈、尖锐,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的辞让。
基本解释

垢骂的言辞。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恶言詈辞,狼藉公牒,不敢为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与詈辞相关的成语,如“言辞激烈”、“攻击性言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詈辞来回击同学的欺负。2. 初中生:老师在班会上严厉批评了我们,使用了一些詈辞。3. 高中生:辩论比赛中,选手们互相使用詈辞来争夺胜利。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使用詈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5. 成年人:在政治辩论中,候选人们常常使用詈辞来攻击对手的政策和言辞。
故事起源
詈辞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其中的《襄公十四年》一文记载了一个有关詈辞的故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詈辞这个词语:1. 将“詈”字与“利”字谐音,想象一个人用利器攻击对方的形象,以强调其攻击性和尖锐性。2. 将“辞”字与“词”字谐音,想象一个人用尖锐的言辞进行攻击的形象,以帮助记忆其含义。
词语结构
詈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詈辞是指用尖锐辛辣的言辞攻击对方,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它常常带有侮辱、讽刺、嘲笑等负面情绪,用于表达对对方言行的强烈不满。
(0)
诗文中出现“詈辞”的诗词

送骆仲武

渊明不喜折腰趋,宁作腰笏何易于。

劝农使者鄙丈夫,少年新进安识渠。

下马怒颊虬奋须,指挥星火飞文符。

詈辞愧语每不无,诸公止欲求荐书。

椎斲肌骨寻膏腴,公为一笑怜其愚。

熙朝成法字已孚,坚如金石莫可无。

鞭且勿施安用蒲,三年竟亦无逃逋。

吏民遮道相欢呼,生立丛祠傍佛区。

想当逸气吞江湖,与人恢疏无怨吁。

临邛小子傲乡闾,方乘朱轮呵道衢。

公归西山结茅庐,丹崖绝壁巉空虚。

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