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详和善良。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损》:“ 姬姜 祥淑,二人偶食,论仁议福,以安王室。”按, 姬 , 周公旦 ; 姜 , 太公望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优良,举止温和谦恭。
- 详细解释
- 祥淑是由“祥”和“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祥”表示吉祥、美好,“淑”表示温和、善良。祥淑形容一个人的品德优良,举止温和谦恭,德行高尚,受人尊敬。
- 使用场景
- 祥淑一词常用于形容女性,特别是形容淑女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男性或事物的优雅和文雅。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了一个关于祥淑的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受到追杀,逃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桓公对他非常友好,待他如宾客。重耳在齐国谦恭有礼,待人亲切,深得齐桓公的宠爱。后来,他回到晋国,成为了晋文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晋国更加强盛。人们因此形容他为“祥淑之君”。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她是一个祥淑的女孩,举止文雅,受人喜爱。2. 他一直保持着祥淑的态度,受到了同事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祥淑”与“象熊”进行联想。想象一个温和、善良的熊,它的形象就代表了祥淑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祥淑相关的成语,如“举止得体”、“温文尔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一个祥淑的姐姐,总是帮助我解决问题。2. 初中生:他的举止祥淑,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3. 高中生:她的温文尔雅和祥淑的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4. 大学生:我们应该向祥淑的人学习,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