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成议的词语解释
成议的意思
拼音:chéng yì    注音:ㄔㄥˊ ㄧˋ
使用场景
成议常用于形容集体讨论、商议时达成共识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团队会议、政府决策、学校班会等。它强调了集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共识来解决问题。
例句
1. 在团队会议上,大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终成议决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2. 学校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成议决定了班级的活动安排。
基本含义
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决定。
基本解释

(1).已达成的协议。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遂齎见薄之决计,秉翻然之成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 哥舒翰 败,遂旋军。 相州 之师, 子仪 与 光弼 已有成议,以 鱼朝恩 不从而溃。”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臣又告他说……他可以在 沉阳 便宜行事;一旦有了成议,火速密报于臣,以释圣念。”
(2).已有的规定。《宋书·礼志三》:“博士 王燮之 议称:‘遇雨迁郊,则先代成议。’”

延伸学习
要进一步学习成议,可以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共识”、“商议”等。也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集体决策和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团队活动和讨论,锻炼自己的集体合作和决策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经过讨论和投票,最终成议决定了下一次的班级活动。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就一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成议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案。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会议上,同学们围绕一个重要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成议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
故事起源
成议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们在讨论一个重要的决策时意见不一致,无法达成共识。国王听说后,将大臣们召集到一起,要求他们共同商议并达成共识。最终,大臣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终达成了一个共同的意见,这就是成议的起源。这个故事强调了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共识来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记忆成议可以通过联想和造句来帮助记忆。可以联想成“成为一致的意见”,或者通过造句来巩固记忆,例如:“我们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最终成议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词语结构
成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成”是形声字,表示达到、形成的意思;而“议”是意符字,表示讨论、商议的意思。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记忆和理解。
详细解释
成议是由成语“成”和“议”组成的,其中“成”表示达到、形成,而“议”则表示讨论、商议。成议指的是通过讨论或商议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决定。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强调了共同协商和决策的重要性。
(0)
诗文中出现“成议”的诗词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二

相国家风独,夫人壸范如。

宝珈宜服象,文锦合轩鱼。

感慨温成议,光华庆寿馀。

非夫闻敌退,应愧此生虚。

(0)

鹘击鹭

不守螳蝉戒,俄成议后灾。

鱼虾足新浦,饥隼自天来。

(0)

赠王典史五首·其四

每爱湖学规,明经必治事。

待宾与吏师,伊川有成议

皇极欠统一,体用非有二。

早学无专科,已仕竟何试。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