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日耳聋的词语解释
三日耳聋的意思
拼音:sān rì ěr lóng    注音:ㄙㄢ ㄖㄧˋ ㄦˇ ㄌㄨㄙˊ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回避或选择性忽视某些事情,不愿意参与或承担责任。可以用于形容不愿意回答问题、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意面对现实等情况。
例句
1. 他对我的请求完全三日耳聋,不愿意帮助我。2. 老板明明知道这个问题,却装作三日耳聋,不愿意解决。
基本含义
指对事情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装作没听见或不知道。
基本解释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宋 陆游 《戏用方外语示客》诗:“踞牀一喝君闻否?三日犹应觉耳聋。” 清 钱谦益 《天都瀑布歌》:“愕眙莫讶诗思穷,老夫三日犹耳聋。”亦作“ 三日聋 ”。 清 龚自珍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

延伸学习
你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视而不见”、“对牛弹琴”等,来丰富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叫我回答问题,但我装作三日耳聋,不敢回答。2. 初中生:我妈妈叫我收拾房间,我却装作三日耳聋,偷偷溜出去玩。3. 高中生:政府官员对民众的诉求装作三日耳聋,完全不理会他们的需求。
故事起源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曾经被派去劝说董卓将军撤军,但董卓却故意装作没听见,不理会杨震的请求。杨震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坚持,就用了“三日耳聋”这个成语来形容董卓的态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日”与“耳聋”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将时间的短暂与听觉的缺失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三日耳聋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三日”表示时间的短暂,而“耳聋”则是指听觉上的缺失。
详细解释
三日耳聋是由“三日”与“耳聋”两个词组成,其中“三日”表示时间的短暂,而“耳聋”则是指听觉上的缺失。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故意装作不知道或不理会某件事情,就像耳朵突然变聋了一样。
(0)
诗文中出现“三日耳聋”的诗词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七十一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百丈遭喝,三日耳聋。水潦被踏,起来大笑。

何似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0)

颂古·其九

江西一喝动乾坤,大用全机是灭门。

三日耳聋风过树,累他黄檗丧儿孙。

(0)

永福寺

扫地焚香我未能,偶逢胜处觅山僧。

钟堂饭罢梦应了,臼米舂完筛不曾。

三日耳聋须竖拂,当时鼻痛误传镫。

禅房独自经行遍,惟有铃声是大乘。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

一见便见,天回地转。宗通说通,风虎云龙。

只如百丈被马祖一喝,因甚三日耳聋。闽蜀同风。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十五

九年面壁,有理难伸。三日耳聋,无辞可措。

堪悲堪笑,自昔自今。

尽道以心传心,一向将错就错。

年代深远,疑案难稽。

既然呷汁罪同,合与一状领过。

(0)

颂古五首·其一

马驹蹴踏非驴事,要使儿孙脚下行。

三日耳聋犹可怪,谩劳灼卜听虚声。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