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钝滞 dùnzhì
(1) [dull and vague]∶迟钝呆滞;不锐利
钝滞的眼光
(2) [blunt]∶不锋利
变钝滞为锋利
- 详细解释
(1).迟钝呆滞。 唐 白居易 《迂叟》诗:“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2).停滞缓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云贵民变档案》:“剿办 猛遮 叛夷,瘴险交困,以致用兵钝滞。”
- 基本含义
- 指思维迟钝,反应迟缓,行动不灵活。
- 使用场景
- 钝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反应迟钝,思维迟缓,行动不灵活的状态。在描述某人的表现不够敏捷或不够机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钝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农夫,他在田地里耕作时,发现一块钝滞的石头。他试图用力敲打石头,但石头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迟钝和不灵活,就像钝滞的石头一样,无法产生任何效果。
- 词语结构
- 钝滞是一个形容词的结合,由“钝”和“滞”两个字组成。其中,“钝”表示迟钝、迟缓,“滞”表示行动不灵活。
- 例句
- 1. 他的思维钝滞,无法理解这个简单的问题。2. 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反应钝滞,老师需要耐心地解释给他听。3. 由于体力不佳,他的行动有些钝滞。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石头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思维迟钝、行动迟缓就像钝滞的石头一样,无法产生任何效果。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来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反应太钝滞了,总是慢半拍。2. 初中生:我觉得数学对我来说有点钝滞,需要更多的练习。3. 高中生:他的思维有些钝滞,不太擅长分析问题。4. 大学生:在新环境中,我感到有些钝滞,需要时间来适应。5. 成人:这个项目的推进进展太钝滞了,需要加快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