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发蒙振落的词语解释
发蒙振落的意思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或成就在某一方面受到挫折,表达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或辉煌。
例句
1. 他曾经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但因为一场意外事故,他的手受伤了,从此发蒙振落。2. 这位曾经是冠军的运动员,如今却因为伤病频频,发蒙振落了。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的学问或技能突然受到挫折,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失去往日光彩相关的成语,如“黯然失色”、“一蹶不振”等,以拓宽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曾经是班级里的数学小能手,但因为长时间没有复习,他的数学成绩发蒙振落了。2. 初中生:小红曾经是学校的舞蹈明星,但因为受伤无法继续训练,她的舞技发蒙振落了。3. 高中生:小王曾经是学校的语文课代表,但因为其他事情占用了太多时间,他的语文水平发蒙振落了。4. 大学生:小李曾经是学校的学霸,但因为参加社团活动太多,她的学习成绩发蒙振落了。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故事中,杜少府是一位才华出众、能力非凡的官员,他被任命为蜀州的官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杜少府在蜀州的任期并不顺利,他的才华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因此,人们用“发蒙振落”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或技能突然受到挫折,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发蒙振落”这个成语与一个人的学业或事业发展过程相联系,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挫折,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按照先后顺序排列。
词语解释
fā mēng zhèn luò ㄈㄚ ㄇㄥ ㄓㄣˋ ㄌㄨㄛˋ

发蒙振落(發蒙振落) 

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喻轻而易举。《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好直諫,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説丞相 弘 ,如发蒙振落耳。”《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元年》引此文, 元 胡三省 注曰:“发蒙,谓物所蒙覆,发而去之;振落,谓木叶将落,振而坠之;皆言其易。” 明 张煌言 《北征录》:“我以艨艟竟趋 鄱阳 ,号召义勇,何不可者。若 江西 略定,迴旗再取四郡,发蒙振落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 礼王 何罪,公乃罗织至此,使宗藩斥革如发蒙振落,吾儕外臣,何足道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一切许其登録,鋭意奬进,则去此如发蒙振落。”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发蒙振落”的诗词

读淮阴侯列传

长乐仓皇壮士死,天下心悲汉皇喜。

汉皇何喜民何悲,欢歌乃在深宫里。

吕公息女老堇毒,灭火祸胎真祸水。

内蛇气焰凶灼天,龙鼎彭亨思染指。

庭中健者韩将军,与哙等伍心尚耻。

生存肯作吕氏臣,俯窥产禄狐豚耳。

钟室幸为儿女诈,梁王菹醢东都市。

良弓走狗去几尽,炎祚倾危竟何恃。

发蒙振落真易与,天下大势可知矣。

长陵魂魄如有知,当时何为斩壮士。

(0)

胡少汲名直孺龙舒佳士清修可喜往岁见之金陵闻除侍御史因作此诗以见意

闻君往年客淮西,及见我公无恙时。

潜山皖水德星聚,天下中庸人表仪。

川行节往万事尽,我独流寓东南涯。

协洽之岁秋九月,买船适诣秦淮湄。

建康城头鸡欲曙,白下门前乌未飞。

有客剥啄复剥啄,出门一见忘尘羁。

戛然野鹤下孤屿,意定吾子初无疑。

高谈确讱不跛踦,养此郁郁涧底姿。

发蒙振落笑馀子,招之不来不可麾。

判司卑官果难屈,脱身遂与箠楚辞。

行行且止避骢马,胆落于地非公谁。

御炉烟动天颜喜,柱下云开春日迟。

侧席爱民如爱子,愿达民病苏疮痍。

要使英风触白兽,更遣直气生青规。

鄙夫养疾江汉间,有如不信吾谁欺。

(0)

扬州城北建隆寺宋太祖征李重进驻跸地也樊榭用沈传师岳麓寺韵同作

广陵事变不可论,青燐黄雾时迸奔。

法云山光俱故垒,佛火黯淡难称尊。

夹马新人膺新命,威斗欲振河山昏。

天生圣人大一统,有如啬夫芟莠根。

柴家孱王屏翰寡,所仗懋亲为篱樊。

当年连辔来下蔡,滁阳寿阳并轩轩。

诸公半随庙社转,发蒙振落随风翻。

殿前统制旋裂眦,上党节度继陨元。

孤臣坐握重城重,重泉何以朝陵园。

六龙北下如山压,万骑动地云列屯。

须臾穷城甘鼎沸,赤晕如电照寺门。

广陵城开传厥角,谁为故使扫血痕。

八百年来梵磬冷,令我吊古泪满樽。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