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谨书的词语解释
谨书的意思
拼音:jǐn shū    注音:ㄐㄧㄣˇ ㄕㄨ
基本解释

敬书。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应璩 白。” 唐 权德舆 《再从叔故京兆府咸阳县丞府君墓志铭并序》:“谨书官次,以纳幽穸。” 宋 韩元吉 《书<许昌唱和集>后》:“ 淳熙 二年九月,具位 韩某 谨书。” 清 焦循 《书谢少宰遗事》:“其遗事仅著於 扬州 者,或未徧知,谨书以附诸后。”

基本含义
指写信或书信时要注意语言恭敬、谨慎。
详细解释
谨书是由“谨慎”和“书信”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它的含义是在写信或书信时要注意用词恭敬、行文谨慎,不得轻率或粗鲁。
使用场景
谨书一词常用于提醒人们在书写信件、公文或其他文书时要注意用词谨慎,不要冒犯他人或造成误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严肃认真,不轻率妄为。
故事起源
谨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书信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写信的礼仪十分重要。人们在写信时,常常会提醒自己要谨慎行文,以免冒犯或引起误会。这种重视用词和行文的态度逐渐形成了“谨书”的习惯和成语。
词语结构
谨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谨”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1. 在给长辈写信时,要特别谨书,表示对长辈的尊重。2. 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该谨书用词,避免造成歧义或误解。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谨书”这个成语与写信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写信时要注意用词恭敬、行文谨慎,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写信相关的礼仪和表达方式,了解不同场合下应该如何用词恰当、行文得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在写作文时谨书,不要乱写乱画。2. 初中生:在给朋友写生日贺卡时,我总是谨书用词,表达真挚的祝福。3. 高中生:在写求职信时,我会特别谨书,以展示我的专业素养和诚意。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谨书”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谨书”的诗词

玉延行

观文学士留都守,中常侍门如役走。

玉延厥篚二十五,谨书名衔细看丑。

推而上之何止此,牢耶石邪犹八九。

嗟哉膏血出生灵,割剥乃饷无须口。

仲华拜衮虽有年,宋璟李鄘曾愧否。

乐全见事何其微,义勇固应如此厚。

翰林未用汝脱靴,不知何为勤洗手。

(0)

次樊晋山长贽见韵二首·其一

闭户柴车久不巾,但思言行谨书绅。

可怜麋鹿山中友,不是麒麟阁上人。

作赋也应曾感旧,为师那敢望知新。

老饕谁献先生寿,自酌蒲桃舞郁轮。

(0)

藏书示儿

少年诵诗书,颇有稽古志。

中焉得良师,讲说击蒙昧。

步趋古圣贤,千载俨如对。

岂惟收放心,中自有乐地。

维持识纲常,讨访极根柢。

同异辩坚白,委曲穷琐细。

精微究七略,猎涉到百类。

近求事物间,远探天人际。

研朱极雠校,钩玄谨书识。

扬子喜问奇,中郎欣得异。

源委本六经,上下猎众智。

虽为吏坌汩,此事亦不置。

矻矻常穷年,何敢叹劳勚。

初非事进取,盖亦志平治。

庶几致吾君,不负学古意。

岂期事大缪,分寸不可冀。

或病元凯癖,或嘲孝先睡。

亦惟殖卤莽,何敢望穫刈。

穮蓘当益勤,会见逢有岁。

謏闻愧博识,钝质无强记。

少习日寖忘,瞠若殊有愧。

夜行笑老学,鸡蹠不忍弃。

正如蠹书鱼,龁纸犹有味。

千卷善和藏,万签邺侯庋。

心惟与口诵,尚欲见所未。

辛勤三十年,正尔窥一二。

波澜浩如海,不可辩涯涘。

要之自信笃,土炭各有嗜。

勿以多岐亡,勿以半涂废。

孰云道甚远,不息行可至。

学问之所尊,尊在道与义。

苟为不能然,虽多亦奚谓。

道之充诸身,如人有元气。

气以实而刚,气以弱而踬。

浩然在存养,不可以力致。

文辞乃枝叶,界限在义利。

油然悟真筌,于此得良贵。

立言吾岂敢,识字亦未易。

我家有书种,谨守毋或坠。

诗成付吾儿,永以诏来世。

(0)

庆余思永冠·其二

今日□□仲,荣加首服新。

从今弃幼志,当自勉成人。

处事与接物,从兄以事亲。

圣贤有谟训,盍亦谨书绅。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