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贤德而年高的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前人每子弟及冠,必置盛饌,会乡党之德齿,使将冠者行酒。”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 详细解释
- 德齿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德和齿。德指的是品德,齿指的是牙齿。德齿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好,像洁白无瑕的牙齿一样。
- 使用场景
- 德齿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上的表现,或者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正直。
- 故事起源
- 德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孔丘的人,他的品德非常高尚,言行正直。有一次,孔丘的一位朋友偷了东西,然后把责任推给了孔丘。孔丘明知自己是清白的,但他没有辩解,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让人家检查自己的牙齿。结果,孔丘的牙齿是洁白无瑕的,证明了他的清白和正直。后来,人们就用“德齿”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德齿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德齿的代表,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德齿高尚,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德齿的发音“dé chǐ”与“得齿”进行联想,牙齿是白色的,代表纯洁,因此德齿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品德纯洁。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的品德故事,如孔子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德齿这个成语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德齿的老师,他总是鼓励我们做正确的事情。2. 初中生:我觉得领导的品德应该是很高尚的,要像德齿一样。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德齿的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德齿的品德。希望以上关于“德齿”的学习指南对您有帮助!